招商引资工作,"喝酒"虽重要但不是卖点 【张洪泉】
(2011-12-18 18:44:53)
标签:
政策酒文化招商聊城张洪泉杂谈 |
分类: 如是我说 |
陕西省岚皋县招商,企业负责人每次来,县里的主要领导都要作陪。考核办主任吴应政说,由于喝酒频繁,他胃炎经常发作。“没办法,喝酒也是工作。”(12月9日齐鲁网)
看完新闻,我的内心在颤抖,完全被这些干部顽强的工作精神感动了,我对干部喝酒也有了新的认识。话又说回来了,和客商喝酒固然重要,但更要弄清楚客商的真正需求。
招商首先要找出自己的卖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来证明,利益永远是商人行动的驱动力,也是市场调节的最有效手段。作为一个县,无论贫困还是富有,都要找出自己的卖点,有卖点才有价值,才能最终形成利润。有钱赚,就会有商人来投资,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客商需要好政策,但更喜欢稳定的执法环境。很多地方一提招商,就是一味使用减免税收、减免土地出让金等办法,一律绿灯来吸引客商。领导重视,三天一小请,五日一大宴,客商当然高兴。但如果在一个地方发展,仅靠和主要领导的感情,领导一换,势必会造成客商在各方面的被动。相比之下,客商更喜欢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执法环境。
客商更看重的是当地市场状况。招商也好,引资也罢,无非就是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加工和销售,除了部分商品外销外,大多还需就地解决。正因如此,当地原材料采购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对于客商至关重要。如果市场这两个市场发育不成熟,即便书记县长天天陪喝人头马,估计也难打动客商的心。
不可否认,陕西地方各级干部招商热情和努力都是一流的,但招商工作绝对不是仅靠热情和喝酒就能搞好的。一个地方只要积极营造一个好的执法环境,培育好本地市场,同时搞清楚本地卖点和客商需求,就不愁招来优质客商。
栽下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
作者:张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