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车安全杂谈 |
工信部就校车安全制定了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制定原则紧紧围绕“安全”二字,其中多项规定还参照欧美的校车标准。毫无疑问,我们的校车需要有社会力所能及的最高标准。
为什么要强调力所能及?因为这样的努力并不是要竭尽所能,无所不用其极打造出一个全世界最安全的校车就可以了,我们还需要它能够在最快的范围之内,能够在国土上推广,这就需要考虑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一个符合我们国情和现状的平衡点。这样的标准征求意见之后,当专家委员们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我建议不仅要有技术方面的专家,还应该有经济方面的专家,还应该有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家都在一起,来讨论它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点。
另外,欧美的标准跟中国现实的道路情况之间怎么结合,恐怕这样最终的讨论议定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有非常熟悉中国道路状况的交通管辖,甚至可以请一些已经在实际路面上开校车的那些一线的司机们来谈一谈他们的实际感受和需求。所以,我们讨论校车安全的标准,恐怕就需要这样一个判断,制订严格的标准是确保校车安全的一个起点。

我听到有一些人说,我们讨论这样的标准有什么用呢?有了标准以后谁去执行呢?校车安全问题能解决吗?我想要解决校车安全问题,要给孩子们建立起一道保证他们的安全的墙的话,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几个标准,就是那一块打基础的砖。我们不能说,有了这块砖,我们这面墙的作用就完全能够起到了,但是我们必须重视,每一块砖的建设,从每一块砖做起,最终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垒起一道保障他们安全的墙。
校车的安全,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等式来看,安全=好车+好司机+严管理。所有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标准都是为了,在我们的孩子们身边提供一辆好车,但是还要有好的司机。从现在浙江德清一些推广得比较好的经验来看,除了有一辆好车之外,对司机的这个要求和管理非常重要,再好的车你把它摆在停车场里静态的去看它有多么的防撞,多么的安全是不够的,走到路面上,司机的驾驶水平和责任感就非常重要,这些有比较好的实践的地方,毫无疑问也都无一例外的给司机这个群体,也制订了一个严格的标准。我想将来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关于校车司机的国家标准,而每一个地方政府,也许又要因地制宜,制订更符合本地实际的关于司机的遴选和管理的标准。
另外我们还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这个管理它实际上意味着我们整个校车安全问题,其实应该是检验着我们整个社会综合管理的能力,它包括到底由谁来出钱,有限的钱怎么发挥更大的作用,谁来为校车的责任负责,那么多重的责任主体之间怎么区分责任,当我们政府负起主导责任之后,又怎么动员社会力量,对于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如何进行管理等等,所有这些管理的课题我想是更加巨大的考验,这个考验我们必须把它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