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央视评论员杨禹
前不久大家都还在说平抑菜价,现在菜价是降了,但是一些地方的菜农却又面临着卖菜难的问题。这种忽高忽低的菜价反复发生,说明我们的菜农在市场上面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这不仅发生在菜农身上,养猪户们也曾经遇到过这样情况,包括某些地方的种粮的农民,他们这种弱势地位都没有发生改变。
这种没有改变造成一种什么情况?使得想遏制菜价反复大幅上升或下降这个难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破题,更不要说去彻底解决它。为什么说没有破题?因为新的情况还在不断地涌现。比如说从最近上升、下降这两个周期来看,流通环节起到的正反两方面作用,进一步地又加入了进来。当前一阶段菜价上升的时候,城里居民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看到很多的菜农并没有获得比较多的收益。钱哪去了?留在流通环节里边了。那么现在同样在这种情况之下,菜农菜卖不出去了,流通环节该赚什么照样赚。所以我们看到城市里边的菜价虽然有所降低,但是跟田间地头那个菜价相比,中间环节占有的利润仍然很高。现在我们到了一个好好思考,到底怎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每当菜价出现波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听到有关部门采取很多措施,比方说,加强对菜农这种信息的引导,但是这种情况还是会反复出现。为什么十几年了,我们还需要对菜农加强信息引导,说明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我觉得其实我们看到的价格是一个产销供需的一个信号,背后还是产销关系,我们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涉及蔬菜生产的整个产销关系进行一个“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这个词出现在“十二五”规划里边,在“十二五”规划里边谈的不是菜农的事,谈的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要在最高层面,对改革的先后、轻重缓急做出一个“顶层设计”。
在解决蔬菜问题上, 我们不能简单地,当菜农出现问题,就考虑菜农,当城里居民压力很大的时候,就考虑城里居民,他们其实是一个整体,靠这个市场纽带联结在一起。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个纽带进行整体的设计,整体改造的话,我们只能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就是菜价一波动,咱们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就很忙。菜价高的时候,他们忙着帮市民去找菜;菜价低的时候,他们帮着菜农去卖菜。
做好了“顶层设计”,有很多问题可以解决。前一阶段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蔬菜问题也做出了一些部署,其实也是在努力地从顶层来做出这样的设计和解决。比如说,我们既需要有大型的蔬菜生产的基地,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城市的周边建设更多的菜地,来缩短蔬菜供需的链条。我们既需要农民身边有技术员,让他们知道怎么种菜,也需要有更多的类似于CEO这样的人,来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蔬菜种植。我们既需要在粮食、猪肉、在油这上面做好储备,同时有些地方,也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尝试做一些蔬菜的应急储备,这种储备能够在菜价波动的时候,起到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