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管理 |
分类: 2016 |
先说朱元璋烧船。
明朝初定天下,要造大量船只。负责造船的工匠往往虚报造船所用的钉子数从中赚钱,因船已造好又无法核算,只能不了了之。有一次,又一批新船造好,朱元璋率文武百官来到河边,让工匠把一只刚造好的新船拉到岸上,然后下令把这只船烧掉。大家都十分吃惊,不明白这样做是什么意思。很快,大火将这只木船烧尽,只留下一堆铁钉。朱元璋命人将这些铁钉收集过秤,得出的数量仅是工匠们所报数量的十分之一。这下,工匠们吓得磕头求饶。朱元璋从此定下造一只船所需钉子的数量,再也没人敢虚报钉子数从中谋利了。
再说张瑞敏砸冰箱。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瑞敏接手青岛电冰箱厂。尽管反复给大家讲质量课,也学习了许多质量管理的方法,但员工的质量意识都很难改变。有一次,张瑞敏收到一封客户的投诉信,于是他带人到仓库,从400台冰箱中查出76台有不同质量问题,他让检查部把这些冰箱拉到展览室,组织全厂员工参观,并当场下令把这76台冰箱砸烂销毁。当时一台冰箱800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大家都心疼流泪。张瑞敏从此要求不合格品不能上市,全厂的质量意识大大增强了。
这两则都可以归到管理故事上。管理是什么?管理应该怎么做?德鲁克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但同时,他却认为管理不仅是科学,更是实践,甚至是艺术。烧船是为了解决弄虚作假问题,砸冰箱是为了解决质量观念问题,这些不可思议的方法书本上没有,也不会有教,更不会变成模式或流程,但却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所以,管理做为一种软实力,需要从自己的地里长出来,移过来的往往长不好。不要以为你读了几本管理的书,听了几次管理的课,就能做好管理。
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此,我至今也不能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通过固定的职业通道,可以教育和训练出一个医生、工程师、会计师,但通向管理者这个职业的道路却是错综复杂的。许多卓越的管理人反而没有受过正规的商业管理训练,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那些名牌商学院的高才生反倒做不了职业的经理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你会遇到许多实际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每个企业身上表现的都不同,在企业不同阶段表现的也不同,你别想有什么现成的解法和答案,你只有不断地学习、反省,从中找到最合适合时的方法。因此,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强盛的思索能力,强大的实践勇气,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正如朱元璋和张瑞敏。
201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