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生爱中国
(2024-05-28 09:14:05)
标签:
学习 |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图中这位104岁的老奶奶办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奖。颁奖词写到:她是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中国与加拿大民间友好做出杰出贡献。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伊莎白 克鲁克的故事——我用一生爱中国》这本书。伊莎白生于成都,父母来自加拿大。父亲是华西协合大学教育学院教务长,母亲在成都创办了三所学校。
伊莎白还有了一个中文名字饶素梅。因为华益坝上腊梅开得最灿烂,由此一份延续百年的深厚情缘,就从这品格高尚、矢志不渝的素梅开始了。
1938年夏天,伊莎白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中国,开始了人类学研究。一次次攀越“鸟道”、“飞过”岷江,去了解中国西南村寨。在那山峦之中,蕴藏着人类学、考古学、气象学、生物学之谜,还蕴藏着中国工农红军之谜。
出版《十里店一二》两部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运动留下了真实、准确、鲜活、罕见的样本。
新生的中国,外事人员严重短缺。1948年6月,伊莎白克鲁柯夫妇坐着骡车来到石家庄南海山村,开始了新中国英语教学的半个多世纪的开拓和耕耘。
中央外事学校,没有笔、没有纸、没有教材。“柯鲁克夫妇吃着粗砺的棒子面野菜粥、吃着土豆、鬼子姜、甘之如饴;住在低矮、简陋的农舍,睡在硬邦邦土炕上,觉得舒坦。“
1960年,他们收到英国百年老校利兹大学的邀请,他们想到在英国的歧视、看到苏联专家全部撤走时,又一次做出重要选择:我们必须留在中国!
作者谭楷一直追寻着人物精神世界:
从人类学研究,到夫妻双双奔赴二战战场,再到返回中国投身抗战烽火,到南山村到北京,让我们读出了:理想主义火炬,一直在他们心中燃烧。
伊莎白 老人讲到:我幸运见证了这个伟大时代,我相信我深爱的中国越来越好。
伊莎白克鲁克的故事就是一曲优美激扬的生命之歌,一曲温暖全世界的国际友谊之歌。唱出了人类共有的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我是我灵魂舵手 我用一生爱中国。
在此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