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燕窝”和“熊掌”?

(2019-05-26 19:57:34)
标签:

金丝燕

熊掌

燕窝

中医

孟子

分类: 谈天说地

“燕窝”和“熊掌”都是中国人名贵的补品。中国人对这两种情有独钟。估计西方人对此不会有兴趣品尝。他们对中国人如此珍爱这两件“补品”无法不理解。

中国人认为“燕窝”和“熊掌”最有营养,源于中医理论。中医十分注重津液(唾液)。一个人身体健康,他的唾液分泌一定很多,而垂死的人,是没有唾液的。从“活”字就可以看出,舌头分泌的水多,就充满了活力。而这两种食品恰恰都是因为凝聚了动物唾液,才变得弥足珍贵。

先说说“燕窝”。所谓燕窝,顾名思义,即是燕子的窝。它不是普通燕子的窝,而是一种叫金丝燕的窝金丝燕每年三四月份产卵。产卵前,它们每天飞翔于海面和高空,有时可高达千米,穿云破雾,食昆虫、海藻、银鱼等物。经消化后钻进险峻、阴凉、海拔较高的峭壁裂缝筑巢。金丝燕喉部有很发达的粘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可在空气中凝成固体。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完全是靠它们喉部分泌出来的大量粘液逐渐凝结而成的

再说说“熊掌”。熊掌为八珍之一,《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了食用熊掌的记载。

经科学化验,干熊掌含脂肪43.90%,粗蛋白质55.23%,总氮8.83%,灰分0.94%确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如果仅仅是这些,并不能让达官贵人争相食用。最关键的是人们传说,熊在冬眠的时候,不吃不喝,刚从冬眠中醒来,常常也无法获得猎物,所以它就舔舐自己的前掌,这样,唾液中的精华都渗透到熊掌中,故熊掌是不可多得的补品。当然,如今黑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此已经没有人食用了。

问题是,含动物唾液高的食品营养价值就高,这一中医理论判断是否科学?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对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的原始的朴素的认识,带有唯心色彩。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在古代甚至在医学落后的近代,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上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非常原始、直观、模糊的,带有唯心和玄学色彩。

特别是熊掌,倘若如传说所言,穷尽了熊之精华,但经庖厨数小时浸泡,再煮若干小时,所谓“精华”也早已消失殆尽。所以,两种食品如果用现代科学分析,就会发现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比人们日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有多么大的优势。仅仅是因为它与我们日常食用的肉类相比,稀缺而已。

由此想到,大家对网络上流传的“秘方”及夸大的食补疗法,只能是个参考而已,这些秘方都管用,谁还用去医院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