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阎皮庄小学募捐启示

(2019-05-21 08:36:42)
标签:

阎皮庄

小学

募捐

启示

宝坻

分类: 家史荟萃

因为编写家史,特别是有关赶大营的家史,结识了许多许多志趣相投的亲友,近日,阎学仁(阎寿山)嫡长孙阎凤楼在收拾旧物时,找出了一张阎皮庄小学募捐启示。我以为,这个发现很重要,为宝坻阎皮庄村史及教育史又增添了新的历史文献资料,现将该启示录入如下:

《宝坻县第七区庄成立初级小学校募启》

盖闻教育为强国之本,立 之基,故欲造成良好之国民,必先造成良好之学校。况初等小学为儿童启蒙之始,犹关重要,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比年以来,我宝坻各市镇及  庄,初级学校均已次第成立,惟我阎皮庄七十余户,多系贫民,无力举  苦子弟失学堪悲。

乡长等迫于功令,绌于资财,虽有热心,茫无措手,愧  术,难为无米之炊,且村中既无庙宇,又无公地,  学款则一钱不鸣,言  难立,筹思至再,夙夜难安,兹幸有本村慈善社助施空地一处,拟  五间,作为讲堂,东西厢房各三间,作为教员宿舍及学生休息之所,共房    连门楼、院墙以及桌凳、黑板各项用品     洋两千元之谱,除由募  外,尚亏洋一千余元,万难筹措,自不得不作乞援之思,而呼将伯之助。

仁人君子本乐善之心,助成教务     念,惠及学童,义重指国,多而益善,事成亦服,少亦何妨?将来刊石立碑,永垂不朽,   就学诸子追念。鼎力玉成之德而与水源木本之  当永感不忘矣,倘蒙金诺,请列芳衔:

发起人:乡()

阎学魁 阎学韩(阎檀三子) 尹邦魁 阎雅林 阎星桥 尹邦武 阎学麟 阎学博 阎学瀛 阎学骥 阎学舜(天津冠美堂鞋帽店经理) 阎寿山(阎学仁,阎檀长子,“德兴合”商号总经理) 阎学和(福祥号掌门人) 阎应午(阎克昌,乌鲁木齐“德兴合”商号经理) 阎和昌 阎翰昌(天津正阳金店副理)

同(仝)启

由于《募启》年代久远,受潮,一些字迹无法辨认,一些字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募启》的完整性,无法辨认的就只能空格,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录入了。

《募启》虽然没有署明日期,但基本可以推断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或中期。理由如下:

第一,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正是德兴合商号最鼎盛时期,各股东分红最多。因此最有实力拿出钱助教。

第二,从募捐发起人看,除了辈分较高的人,有几位商号经理也在其中。其中,阎应午是在1937年9月被捕,这次募捐一定是在他被捕之前。

第三,阎翰昌(1908年出生)和阎学舜(1910年出生)都是二十多岁当经理或副经理的。如果在二十年代,他们还没有经理身份,所以不可能成为募捐的发起人。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索:

一是对阎皮庄小学出资最多的阎运昌(阎霭堂)未出现在发起人名单中,抑或是因该募捐启示部分字迹缺失,没有显现出来?但从发起人格局看,将阎运昌单独放一行的可能性极小。“昌”字辈的三个人,均排在了最后,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的规矩。一个大胆的猜想是阎运昌没有参加发起,却是响应该倡议,捐款最多的人。还有一种可能是,在阎运昌出资兴建阎皮庄小学之后,发现还需要继续投入,因此,这些人除了自己拟定捐赠学校资金外,还发起了社会募捐启示,进一步利用社会力量办学。

 

二是民国时期,政府是否对兴办学堂有财政补助?如果没有,为什么还要将乡长写入其中?我的猜测是借此机会,争取政府财政补助。当然这纯属猜测,没有依据,还需查阅民国教育资料,以文献资料为准。

一张阎皮庄小学募捐启示

一张阎皮庄小学募捐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