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虹:一些天津大营客曾直接参与左宗棠的新疆平叛
(2018-09-21 14:21:33)
标签:
阎檀先锋部队刘锦棠维吾尔人德兴合 |
分类: 赶大营篇 |
小时候,我多次听祖父阎继昌讲他的祖父阎檀在新疆赶大营,协助左宗棠部队平叛的故事。而现定居在北京的亲戚也曾听长辈(阎运昌——阎檀之孙)说,他的爷爷阎檀在新疆曾作为左宗棠部队的常随,在帮助部队平叛时,立了大功。
阎檀自幼习武,练过气功,力大无比。以至到了中年,还能揪住一头发疯的牛的尾巴,生生将奔跑的牛给拽回来,避免了疯牛冲撞伤人的事故发生。
阎檀是随杨柳青人一起入疆最早的一批“大营客”。
我无法确切地说出新疆平叛的时间表。仅从现有的资料看,1871年,沙俄大举进犯伊犁,占领并彻底破坏了惠远等九城。光绪二年(1876)清军出兵新疆,1877年清军连克吐鲁番、达坂城、库尔勒、喀什等城市,阿古柏兵败服毒自杀。清光绪九年(1883),清军在经过20多次战役、百次大战,历时7年,才收复了新疆全境。
左宗棠的平叛部队主要来自湘军,首领是名将刘锦棠。听祖父讲,阎檀因为长期跟随平叛部队,为刘锦棠的先锋部队供应军需,经常要向当地新疆人采货,与维吾尔人打交道。阎檀非常聪明,很快就能用维语与当地人交谈,从维民口中,可以打探到叛军的行踪和部署情况。他又熟悉当地的地形,因此平叛将领便让他作部队向导。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先锋部队中了埋伏,伤亡很大,绝大部分战士战死。阎檀和先锋部队将领伏在死尸堆里,屏住呼吸,装死才活下来。直到叛军撤离,他才把将领从死尸堆中背出,寻找到大部队。阎檀在平叛过程中,经历了生死考验。
正因为阎檀立了大功,后来平叛将领希望阎檀彻底放弃生意,做他的贴身警卫,阎檀没有答应。后来拟定让阎檀做新疆一个地方长官,阎檀同样没有答应。阎檀只对经商感兴趣,所以没有从政。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地方长官只能由朝廷任命,哪能由没有出身的人担任?其实,我们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问题:当年新疆还没有建省,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是伊犁将军,与内地官员任命程序不同。所以,这个说法绝非虚妄之言。
另外,从音十撰写的《大营客住进小洋楼》(《今晚报》2018年8月29日“津沽副刊”)一文中,我们也可以证实:“因安文忠办理“协饷”得力,被委任为官钱局总办。他派人去天津大量兑收铜币运往新疆,缓和银铜比价,稳定了金融市场,也提高了自己在伊犁的声誉。光绪三十一年,时任伊犁将军的长庚保荐他为花翎甘肃同知、候选知府,安文忠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胸无点墨,况且已是百万富翁,所以也就只领虚衔,未享用朝廷俸禄。现在将先辈这段历史写出来,也请文史专家给予考证。
阎檀坚持不做官,因此,平叛部队赏赐了阎檀一大笔钱,这是对他在平叛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奖励。而且,平叛部队还将许多生意留给他做。
从1884年开始,杨柳青大营客由随军供需,转向军民贸易;由游动赶营,转变为就地坐商,“赶大营”的历史使命从此结束。阎檀也从此开始,在迪化创建了著名的“德兴合”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