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2018-07-22 20:39:20)
标签:
心理年龄乐观心态烈士暮年苏轼年轻的心 |
分类: 谈天说地 |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怀念年轻时的事情,想念年轻时的伙伴,这个人肯定是老了。年已花甲的我,脑海中常常浮现的是儿时的情景。梦中不断找寻那内心深处最纯真的记忆。由此看来,我确实老了。
岁数变大了,经历丰富了,钱财也不用发愁了,可是白发多了,头发少了。正如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词:“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 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3个年龄。分别是: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历法年龄标志着一个人出生后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生理年龄标志着一个人生理功能的衰老程度。这两种年龄是随着岁月行走,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唯一能做到的是延缓衰老进程。心理年龄标志着一个人心理状态即心理衰变程度。在这点上,每个人存在很大差异,拥有年轻的心不是年青人的专利,中老年人也可以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所有事情。当然,能够做到这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看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曹操曾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而此时曹操不过是五十三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头一句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虽然自称“老夫”,但当时苏轼的实际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公元1075年)。可见古代人的平均寿命确实不高。所以,杜甫才会发出了“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感慨。
我们不能挡住历法年龄的增长,但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和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缓生理衰老;通过营造积极心态,增强自身修养,延缓心理变老。
人来到世界上,没必要把一切忧愁、烦恼都揽到自己身上。特别是老年人,辛劳了多半辈子,退休后,本应享受生活了,许多人却还要为子女甚至孙辈操心,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观念似乎也该转变了。
老年人应该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用一颗平凡的心对待一切事物。心境简单了,就具有了满足的心态,就会拥有了年轻的心,你会发现自己每天都生活在乐也融融的日子里。
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属于年轻的心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