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2018-07-03 11:14: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记事

到厦门旅游不能不到鼓浪屿。

鼓浪屿实在太著名了。几乎所有来福建旅游者,旅行社都会安排到鼓浪屿这个景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姑姑,八十年代我父亲都在鼓浪屿拍照留念,所以这次到厦门旅游,我对鼓浪屿充满了期待。

5月12日11点,导游早早安排大家吃午饭,我还怀疑饭店是否能在这么早就准备好了午饭,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看来旅行社和饭店早就达成默契,在我们之前,就有团队用餐。旅行社并没有考虑的游客此时是否有胃口。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的街道都很小,纵横交错,道路几乎没有平直的,与大连、青岛、北戴河这些海滨城市相似。岛上有好几个国家的领事馆,所以房屋、场地都是欧式建筑风格。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所以风景优美,是宜居的好地方。而影楼也把这个地方作为拍摄结婚照背景的好地方。

美中不足的是,从在码头等待上船,到乘船到鼓浪屿,再到鼓浪屿游览,最大的特点是人满为患。其实,我在选择旅游出行时间时,注意避开节假日小长假。小长假期间无论多么的著名景点,你去那里旅游,看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只看丛丛的“人头”。记得1997年在杭州“三潭印月”旅游,正赶上周日,不大的小瀛洲上处处是人,摩肩接踵,人人都想在景点亭子下刻有“三潭印月”字迹的石碑前照相留影,石碑前根本没有无人的时候。等不及了,最后只能匆匆拍下了有众多的人头做背景的影像,留个纪念。那是我负面印象最深的一次旅游。

其实,旅游不仅仅需要美景,也需要愉悦、放松的心情。有好的旅伴。没有好心情,再美的景致也感觉索然无味。

鼓浪屿的建筑与天津原英租界地“五大道”的许多建筑相似,有罗马式建筑风格,也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和英国庭院别墅风格。这里没有高楼,临街有透视墙,院中花木掩映着主建筑的楼窗,构成深邃和幽静的氛围。漫步在街头,使人感到路、房、树空间布局非常巧妙。令人赏心悦目。

鼓浪屿上,还有林巧稚的纪念馆——毓园。我走进去瞻仰一番。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鼓浪屿,逝世于1983年04月22日。是协和医科大学培养出的杰出产科医生,还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但远比院士含金量高)。一生为产妇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但她却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孩子。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1983年春,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逝世。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林巧稚不但给有钱有势的妇女看病,对穷苦百姓都一视同仁,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她在协和医院门诊看病,同样鼓励平民百姓不要挂她的专家号,告诉他们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百姓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情,把在林巧稚手里接产出生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等名字,以示对林巧稚的永久纪念。像林巧稚这样的具有仁爱之心、又技术高超的医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令人肃然起敬。

遗憾的是,如今,这样的医生,越来越少了。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这是从海滩回望鼓浪屿最著名的日光岩。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毓园内,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塑像。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摄影师在给新娘拍婚纱照。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来鼓浪屿留个影吧。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从鼓浪屿远眺厦门岛。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游人如织。
游人如织的厦门鼓浪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