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小学生的作文管窥中美教育的差异
(2014-03-23 15:42:56)
标签:
中美教育伙伴阿波罗严谨想象力 |
分类: 西方国家 |
二十多年前,美国有个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有几个小男孩,到郊外去玩,在芦苇丛中发现一只蛋,有的说是蛇蛋,有的说是鸟蛋,争论半天没有结果,他们决定把蛋拿回去放到烘箱中去孵……,经过十几天,蛋壳终于破了,大家紧张地盯着看,哈,蛋里孵出的是(当年的)里根总统。”
这篇作文由于结尾想象奇特,得到老师的青睐,被推荐到全国性的报上刊登,受到广泛好评。如果中国的小学生也写了篇类似的作文,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会是什么结果呢?
第一,将这篇作文判为零分。因为这是对领导人大不敬。绝不能助长这种风气(也许这纯属过虑,估计中国的孩子连蛋里孵出市长、县长也不敢想)。
第二,将这篇作文判为零分。因为作文缺乏逻辑与基本常识,属于胡思乱想,不能提倡。
且不用说别人,我女儿上小学时,她曾所过:我要造出一辆汽车,让它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我听了后,马上就制止了她的这种奇思幻想。说:这是不可能的,是违反常识的。尔后我真看到了西方国家造出这种汽车的报道。可见我们成年人内心早就有了太多的框框,早已没有了想象力,不敢也不会有跨越式的思维。这是中国难以出现大师的内在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国家。无论是电灯、电报、电话、电冰箱、电影、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空调、传真机、洗衣机、磁悬浮列车、气垫船、飞机、直升机、互联网、原子弹、氢弹,以及物质新生代的纳米材料、激光、太阳能等等,几乎都是美国人的发明。除了美国吸纳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这一重要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启发式的教育,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根据美国宇航局网站上记录的“阿波罗11号”通讯档案,在1969年登月前,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当时,宇航员科林斯留守“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中,他的同伴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正准备乘“飞鹰”号登月舱登陆月球表面。这是有完整录音的一段档案,在央视的新闻中曾播放过这段录音,这段录音令我热泪盈眶。
“阿波罗”登月工程是历史上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探索,而整个工程,需要极其缜密的科学论证与推算,有一点疏忽,宇航员将有去无回。但在这样严谨科学的探索中,作为科学家,并没有将中国的神话传说视为迷信的“无稽之谈”。这难道不令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