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聚会的矛盾心理

(2014-02-09 16:07:04)
标签:

真情

重点校

同学们

贺汉功

年级

分类: 世态杂谈

春节过后的长假,不仅亲人欢聚一堂,也为同学聚会叙旧提供了难得机会。作为四十年前的同窗学子,回忆往事,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今年我们初中同学的聚会,订于正月初六,这样可以保证在北京工作或到北京探亲的同学得以参加。本来邀请了当年的班主任戴老师,戴老师很高兴接受了邀请,还利用关系,在一餐厅预定了包间房。因戴老师家临时来了外地亲戚,于是失去了与同学们聚会的机会,多少使这次聚会留有遗憾。

这次与大家聚会,增加了多年失去联系的贺汉功同学,这让大家非常惊喜。贺汉功同学上学时,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当年我所在的天津市五十一中学,曾蝉联天津市中学生篮球赛的冠军,因此,教育局同意我校在全区小学范围内,挑选篮球特长生,贺汉功同学就是这样调入我校的。他天资聪颖,非常调皮,老师刚讲完十五分钟课,他便已掌握,后边的课就不爱听了,就开始与同学说话。记得上俄语课造句时,同学们一般都说:“我是工人”、“我是农民”、“我是飞行员”,只有他说了句“雅阿杰茨(我是父亲)”气得年近五十岁的侯老师,不再上课,改为训斥他:“你这个混球。”“你是净球。”……。以他的智商,如果当年考大学,绰绰有余。只是后来分配工作,他又不思上进,便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回忆中,有人提到一名同学曾经因接受商业贿赂而判刑时,有人为他惋惜,说不要再提这件事了。有的同学说:“二十多年他能受贿一万多元,那是本事。”言语中充满了敬意。我无言以对。我坚持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他身居要职还是普通公民,都不能冲破做人的底线。以权谋私,无论他做到多大的官,在我眼中什么也不是,其人格远远不如靠拾荒生活的守法者。

正基于此,我对同学聚会充满了矛盾心理。并不是说自己多么清高,只希望“谈笑有鸿儒”,问题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很难有共同的语言。这样的同学聚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我们当年上中学时,正值文革后期,没有重点校非重点校之分,同学完全是依据所在学校,全窝端到中学。这样,全班同学不但家庭教育差异很大,每个人的智商、情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机遇不等,经过多年各不相同的人生旅程,昔日亲密无间的老同学,在事业、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明显:有的事业有成,有的默默无闻。有的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有的只能给老板打工。

由于存在这些差异,本该无拘无束的同学聚会,变得忌讳很多,需小心谨慎。比如,不能提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绩,更不能畅谈自己事业上的成功。甚至不能提自己外出旅游的见闻,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在同学面前显摆、炫耀。

我班有个同学,在文学创作方面小有成就,曾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短篇小说,当年被天津市作协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但当他说起当年的相关情况时,被同学讥讽为你是文化人,我们是大老粗。让欢愉的聚会,变得不愉快了。我们年级五班的同学,前些年曾全班聚会,今年也无法组织起来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境遇不同,人生价值观不同,是同学聚会的最大障碍。有些人害怕同学会是因为怀旧的气氛常常让人伤感;有同学因为自己境遇不佳感觉没面子。

本来,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没有挣钱养家的压力,没有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复杂微妙的利益纠葛。即使当年同学间曾有过矛盾或不快,随着岁月的增长,如今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多是美好的回忆。那些曾经的单纯与美好,应当是同学会永恒的主题。在欢聚时光中,少点儿攀比,多点儿问候,珍惜曾经拥有,并期待真情能够天长地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