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作案”的提法不好
(2013-07-04 21:05:59)
标签:
提法侥幸心理心理形式主义民风杂谈 |
分类: 世态杂谈 |
中央提出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后,党风政风确实有了好转。但一些地方仍存在铺张浪费、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一些媒体在在刊发这类消息时,常常冠以“干部顶风违纪”的标题,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何谓“顶风”?《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顶风”词条的:跟(人、车、船)前进方向相反的风。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国大陆始终爱搞运动,爱刮风。运动一来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看似汹涌澎湃;风头一过,又一切如故,我行我素。因此,一些领导干部至今持有观望、“避风头”的心理,并非将中央的“八项规定”人脑入心,落到实处。而是怕自己成为“出头鸟”,受到处罚。他们心存幻想,以为这不过是走走形式,过不了多久,就会偃旗息鼓了。只要中央及各级党政机关对作风问题抓得不紧,这些问题会迅速反弹。
一个法制的国家,一定是依法治国,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无论“顶风”还是“顺风”,违法必究。实践证明,靠所谓群众运动,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同样,一个政党的纪律,作为党员也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不能有选择有条件地执行。因此,“顶风违纪”的提法不好,容易使一些领导干部存有侥幸心理,有躲风头的期待。相信,只要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才能够带动政风民风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