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艾孚骥
艾孚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40
  • 关注人气:6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丘国的故事与道家修炼功法(下)——对《西游记》部分故事情节的解析(二十二)

(2013-07-07 18:11:43)
标签:

模样

拉出

利心

长老

比丘国

杂谈

分类: 西游研究

比丘国的故事与道家修炼功法()——对《西游记》部分故事情节的解析(二十二)

唐僧回到驿馆,朝廷才得知装有小儿的鹅笼都不见了,国王正在懊丧之际,国师说,可以取刚才那位和尚的心肝,我看他是十世修行的真体,若得他的心肝,比那小儿强万倍。孙悟空得知后,马上告诉唐僧,一会儿五城兵马就要来到驿馆,取师傅的心肝作药引。孙悟空出主意,让唐僧扮作自己的模样,自己扮作唐僧的模样去朝廷应对。

锦衣卫的官员们把假唐僧拉出驿馆,请到朝廷,比丘国王说“特求长老的心肝”。假唐僧公然不惧:“不瞒陛下说,心便有几个,不知要的什么色样。”那国丈在旁指定道:“那和尚,要你的黑心。”悟空取来一把尖刀,破开胸腹,那里头骨碌碌地滚出一堆心来,“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贪心、名利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轻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悟空变回原形,说道:“陛下全无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惟你这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于是和国丈打斗了起来。 原来这国丈本来是寿星老的白鹿,乘寿星老与东华帝君下棋的当口,偷了寿星的拐仗下界作妖;而国王宠妃所谓国丈的女儿,不过是一只白面狐狸所变。到了此时,国王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孙悟空又运用法力,将鹅笼全部送还,叫各家都来认领,全城百姓感激万分,争相请客答谢,或做僧衣僧帽僧鞋相送。

通过唐僧与妖道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修行问题上,又一次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那些靠所谓仙药追求长生不老,用所谓房中之术是荒谬和害人的,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

比丘国顾名思义应该是信仰佛教的国家,而比丘国变为小子城,暗喻着国王弃释习道,改为修炼道家的功法,也就是炼丹术了。国王要贪欢又要长寿,这是要鱼和熊掌兼得。国丈(清华洞的妖道)给国王出的法就是服饵、采补之术。海外之仙方,就是服饵;采女性之阴,以补自己的真阳,就是是采用女子的身体做丹炉炼丹的采阴补阳房中术,又叫房中炼丹术、房室养生术。既能让国王得到男欢女爱的乐趣,又能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还能炼出金丹“真阳”。结果,国王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致使精神瘦倦,生命垂危。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皇上,由于宠信道士,二十多年不上朝,每天就在后宫“采阴补阳”,宫女们被折磨得无法忍受,冒着灭门的风险,一天夜里要勒死嘉靖皇上,虽然谋杀未遂,但足以看出,“采阴补阳”之术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因此,这种房中术不是正道,以牺牲他人性命或健康为代价,使自己益寿延年的做法,与佛教利他精神背道而驰。佛教认为自性不生不灭,本来无寿,无寿之寿才是永恒的。所以,无论是唐僧还是孙悟空,都要让国王明白事理,找到一条正确治国,正确健身的途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菩提心。孙悟空所以要掏出“贪心、名利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等一堆心,是让比丘国王懂得这些都不是真心,不是平常心,不是菩提心。这种执着,这不是正确修行的方法,是开悟成佛的障碍。

信佛的人,总会行好心做好事。修路铺桥,扶危济困。一个人如果能够至心于善事,默默地做去,不求回报,久而久之就会获得身心轻安,定然长命百岁。所以悟空对国王道:“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事将长补短,自足以却病延年,就是教也。”阴功,就是多做好事。只要用一片好心做事,就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79回末尾,有诗称赞:阴功高叠恩山重,救活千千万万人。对孙悟空解救一千多名儿童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修行者不仅自己要在人生实践中积极向善,还要努力于帮助他人,也就是作度他、觉他的神圣事业。如果确实能行坚持精进,自然善法日增,迅速取得成就,并最终参透宇宙人生的真相。

比丘国的故事,警示世人,赶快惊醒,从而去私心、除杂念,把损人利己的“黑心”抛舍,练就情性高雅的一片好心,多做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善事,广积阴德,这才是却病延年的良药。也是修行者应遵循的正确的禅道双修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