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的故事与“水火既济”(下)——对《西游记》部分故事情节的解析(十八)
(2013-05-12 20:12:30)
标签:
故事情节杂念火焰山性命双修督脉杂谈 |
分类: 西游研究 |
过火焰山这段描写,是暗示修行者是因用功不当而出现偏差,需要炼功者及时作自我调整。火太旺了,连庄稼都无法耕种,必须靠水来平衡,因此必须要借来纯阴的芭蕉扇降雨灭火,这与悟道修道是同样一个道理。作者暗喻着修炼过程中火过旺,无法顺利通过三关,内丹自然就更无法炼成。道家认为:“命门属火,两肾属水,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必须相济,不能相离也。所以,孙悟空和猪八戒能否相互配合是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借芭蕉施雨露,才能使修炼中灼热的火趋于和缓,降下温来,达到“水火相联性自平”的目标。无论猪八戒对孙悟空所说“焰火消除成既济”还是诗曰:“水火相联性自平”都是一种平衡的思想。
火焰山的故事,集中反映了唐宋以来以“性命双修”为宗旨的内丹之道。前文已经介绍,所谓性命双修,实际是道教内丹命术与禅宗之禅的双修、合修,这是禅宗影响于道教,也是佛教与道教相互融合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把唐僧师徒取经这条主线机械地看作是佛教徒的修炼,而应该把他看作是三教合流修炼者的经历和感悟。不这样看,就根本无法解释《西游记》中许多情节都是用佛道两家的专用术语说一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小说才出现了“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这样既含有道教思想,又含有佛教思想的诗句。
对于道路的艰难,八戒有些泄气,想知难而退,说:不如先回去,找其他路径吧!这时土地说:大圣别着急,天蓬别懈怠。如果找其他路径,那就入了旁门,就不是修行之路了,哪能走其他路径。土地的告诫,正是小说作者要表现出的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修行方法,不能走旁门左道,而唐僧正在正路上等他们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