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里关注我们的母亲

(2012-05-13 17:43:15)
标签:

宋体

粮票

中华民族

衣食无忧

工资收入

杂谈

分类: 朝花夕拾

今天是母亲节,发一篇怀念母亲的博文。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
    母亲虽然认字不多,是个家庭妇女,但她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悉心地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奶奶因半身不遂,长期卧床,母亲伺候几年,从来不让工作繁忙的姑姑插手,直至将二老送终,没有任何怨言。
    小时候,我夜里口渴了,只要叫一声“我喝水”,母亲就会起床从暖水瓶中倒出热水,用两个杯子反复倒腾,直至水温适中,让我喝下。我又美美地进入梦乡。根本不知在睡梦中被叫醒的母亲,还能不能睡好觉。母亲在我需要的时候,总能出现在我面前。而她从来没有要求我为她做点什么。
    文革前,我父母及6个孩子全家8口人,只靠父亲和大哥每月100元工资收入生活,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由于当时各家生活都不富裕,平时买不起肉禽蛋,副食、蔬菜供应也很少,所以常常为吃饱肚子发愁。每月25日的“借粮日”从夜里23点钟就有人排队。买回粮食,才能痛痛快快地饱吃一顿。
    有一个月24日,母亲让我去买3斤切面。母亲知道我平时做事马虎,特别嘱咐我拿好5斤粮票,这是全家人的晚饭。在排队时,我还看看手中的粮票,当轮到我买切面时,忽然发现粮票不知什么时候丢了,我焦急地往地上寻找,哪里还有粮票影子。我大脑一片空白,买不到切面,全家人就没有晚饭吃。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知道肯定要挨说,母亲只用手指点了我的头一下,然后将面袋抖净,给我们做了玉米粥混面疙瘩。她自己只吃了我刚刚买来冲淀粉(当时买淀粉不要粮票)。

平时,母亲总是吃窝头,将细粮让父亲和年龄小的孩子吃。蔬菜也只吃最便宜的。而同院的李奶奶,每当月底揭不开锅的时候,她总是送碗玉米面,让她能挨过这一天。

我们结婚搬到新居后,每周周日都会到母亲家聚会。每到周日,总能远远地看到母亲站在大门外,翘首等待着我们全家的到来。

可到了母亲家,我常常是和同时到来的哥哥姐姐笑谈风声,或带领孩子们打牌娱乐,很少和母亲交谈。当时只是想,每月给母亲送上月钱让母亲能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就是对母亲的最大孝顺。每次母亲拿着钱总是说,不要这么多。直到199845清明节那天,早晨还和面蒸馒头的母亲,中午突发心脏病,当120急救车来到时,已经无法抢救了,心电图显示为平波。看着母亲尚有余温的身体,我追悔不已。如今我再也无法与母亲交谈了。当初我为什么不多陪母亲聊聊呢?怎么就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呢?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相信,在天堂的母亲,一定还会像当年在家门口期盼我们到来那样在看着我们,一直关注着我们生活,一直在默默地祝福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