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过低碳生活

(2012-04-29 21:29:11)
标签:

中国

宋体

饭馆

医疗卫生部门

自来水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如今的饭馆林立,在步入小康社会的年代,到饭店就餐早已不是什么奢侈之举。普通人家家庭聚会,婚庆、祝寿都在饭馆进行,没有多少人在家中操持。但在饭馆就餐,常常是浪费问题非常严重。家庭或朋友聚会还好些,公款或大款请客剩得多;会议用餐时,自助餐剩得少,圆桌饭剩得多。吃不了为什么还上那么多?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请客最注重面子讲排场,让客人吃得盘干碗净脸上无光。而西方人就没有这种陋习。

饭店的剩饭菜,有的由客人打包带走,大多数由饭店自行处理。在我小时候,饭馆还有卖“折箩”菜的,就是将客人吃剩下的菜,混到一起,经过加热出卖。这种菜比较便宜,由于当时人们肚子中的油水不多,吃起这种“折箩”菜,也算是改善生活了,受到了普通收入人群的欢迎。但如今就不同了,如果再有卖这种菜的,相信不会有什么市场。而每天饭馆要剩下多少饭菜。饭馆通常的做法是把剩饭剩菜作为垃圾倒掉,或者卖给专门回收这些东西的小贩。一些正规餐厨垃圾处理厂用它生产肥料,却因回收机制不畅,饭店和小贩不愿卖给他们。卖给小贩,喂猪喂禽还算物尽其用,怕就怕不法分子用来提炼“地沟油”。

解决剩饭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全民中废除奢靡之风,吃多少点多少,实在富余就打包带回家。古人云,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老百姓说浪费粮食的是败家子。现在大家不再为填饱肚子而犯愁,可也不能在请别人或别人请的时候刻意显摆吃得起。我与朋友聚会,最反对浪费,实在吃不了,就打包带回家,把自然界的鸟兽草木和人的辛勤劳动糟蹋了一遍,祸害人体健康,这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有一种观点认为,吃饭哪能一点不剩?消费多了还可以拉动内需。但我们不能为了拉动内需就要多吃多剩?难道为拉动内需还得多生病、生大病?

除了吃饭,我还注意节约用水,这已成为生活习惯。文革前的天津,自来水管道还没有在平房区入户,我们吃水都到附近的自来水铺买水,当时家家都有水缸,买一大梢水2分钱,小梢1分钱。所以当时大家用水都很节省。

如今楼房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用水用电量也大幅上升。我曾遇到某医疗科研单位的一个专家,他说他一个人每月的水的消费要12吨。他的所有用水完全是用水冲洗,使用活流水,这样才是最卫生。作为医疗卫生部门的专家,他说得不无道理。问题是我国是贫水的国家,如果每个家庭每月消费12吨水,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是无法保证的。而且许多在农村生活的人,吃水都不太方便,肯定无法使用到清洁的自来水,更不会用活水冲洗,但他们中不乏长寿者。中国在德国的一个留学生,洗碗时用活水冲洗,房东老太太就说,难道中国的水就这么丰富?在德国是没有用活水冲洗餐具的习惯。

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今年的云南干旱,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有公共意识,不能认为我有钱,就可以随便消费。

我家的卫生间平时总是摆着大塑料桶和盆。所有洗衣剩水都积攒起来,用于擦拭家具和地面,最后用来冲大便器。基于此,我对居民用水涨价不持反对态度。尽管因为自来水涨价,我也要多付水费。

至于出行,现在许多人喜欢开自家车。我的同事中有70%以上的家庭都购买了汽车。大家都撺掇我这个有28年驾龄的老司机买一辆。若单纯从经济角度看,以目前我的收入,应该说还消费得起。但我之所以执意不买,主要是觉得它用处不大,平时乘公交车或地铁基本都能解决出行的问题。如今,我看到快速路上车水马龙的汽车,非但不感到羡慕,反而深为忧虑。目前我国的石油消费中,有一半以上依靠进口,我国可开采的石油,仅供不足20年。汽车进入家庭,虽然拉动了经济增长,这将耗费多少能源?并且汽车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一旦石油完全依靠进口,这也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过地炭生活。

不因为善小而不为,应该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的眼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