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的眼界

(2012-04-22 22:41:57)
标签:

李政道

美国

宋体

观书有感

会跳舞的蜜蜂

杂谈

分类: 读书心得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从今天起,我准备将自己有关读书的一点心得写出来,请大家共享。今天发首篇——读书的眼界。

读书的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都需要通过实践,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谈及读书,不能不提及宋人朱熹的读书理念。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在《观书有感》说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首诗里,朱熹用“半亩方塘”来譬喻自己读书的体会:自己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补充。可以说,《观书有感》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是需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的,只有这样,人的心智才能更加开豁而敏锐。

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为了读出书中的精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套非常奇特的读书方法。他在灯下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看到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他设想这样的题目,如果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呢……想完后,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与他的思路一致,他就不再读了。一本本来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读完了。

李政道则喜爱越界读书。所谓越界读书,就是说不局限自己专业书,而是浏览群书,融会贯通,从中获得启发。

李政道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他和另一个华裔美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合作,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奖。李政道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十分喜欢读书。他读的书很杂。在谈及自己读书与成长体会时曾说:“看书不要限于科技书,还可以看文艺小说,科学幻想小说等等。这样有好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杂得很,什么书都看。有一本书叫《会跳舞的蜜蜂》,讲蜜蜂的眼睛能感受偏振光。还有《从1到无穷大》和费米夫人写的《原子在我家中》,也很好看。”他还说:“对于自己研究的那一门一时入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对其他事情一概不知,是不可能把本门学科研究到底的,因为许多东西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启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