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艾孚骥
艾孚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52
  • 关注人气:6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的起源(中)

(2012-01-28 12:49:02)
标签:

悉达多

王舍城

舍利弗

佛教

竹林精舍

分类: 西游研究

佛教的经典说,天魔波旬在悉达多进入深定之中,曾向他提出诱惑的条件:如果他放弃成佛,可以使他成为支配世界的伟大国王。悉达多不为所动。天魔波旬震怒之下,发出电闪雷鸣,暴雨吹袭,折木拔树,无畏的悉达多继续住于三昧之中,平静如常,不动声色。天魔波旬又使出了最恶毒的武器,派遣了他的三个女儿,以美色和情欲来破坏他的定力。他的三个女儿,名叫渴爱、憎恨、贪欲,当这三个魔女出现之际,周围的森林也呈现出一片美妙的景色,衬托着三个姿色动人,声音柔美,能歌善舞的魔女,她们个个甜言蜜语地向悉达多挑逗。却被悉达多的神力把她们变成了丑妇。最终,天魔波旬潜行逃走了。据佛经上说,在悉达多成佛时,大地为之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天鼓齐鸣,发出妙音。盛开曼陀罗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和七宝莲花。

我们说的“佛”就是“佛陀”,“佛陀”是梵文的音译,我们简称为“佛”。意思是觉悟者。醒觉、觉悟的人就称之为佛。如有学问之人称学者,由学而得醒觉之人称觉者。“佛”就是觉、觉悟、觉醒。我们必须明确,佛是觉悟的人,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佛陀以人间的肉身,完成了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严格按照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去努力,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悉达多成佛就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根本问题有了觉悟。

释迦牟尼成佛后觉得他所悟之道,不可思议,非语言所能表达,是难信之法。所以他就想要入灭,据说是由于天人的劝请才留形住世,从一法(佛法)分解为三乘教法,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向人们宣讲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他经过思索得出的一些结论,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信仰,逐渐形成了佛教。于是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并列世界的三大宗教。

释迦牟尼成佛后,许多人在聆听了佛的教诲后,都表示愿意皈依佛门。在摩羯陀国有一座山,名叫耆阇崛山。因为这山的形状像一只鹫鸟,而且成群的鹫鸟常年栖息在这个山上,于是人们就将耆阇崛山改称为鹫山。这里风景秀丽,满山长满茂林修竹,鲜花盛开,微风吹来,芳香扑鼻。佛陀带着1000多名弟子来到这里,国王频婆娑罗闻讯后,立即派大臣去迎接。据说,王舍城的人们倾城而出,手持鲜花,从王舍城一直排到灵鹫山下,约有十里地长。国王和大臣在聆听了佛陀的教诲之后,都要求皈依佛教。但由于他们要治理国家,不能剃度出家,便只好做了佛陀的在家弟子。为了能够经常聆听佛陀的教诲,国王决定在王舍城的迦兰陀林中,为佛陀建造一座精舍。消息传开后,满城百姓喜形于色,竞相传告,人们纷纷送来砖瓦材料,建筑工程也日夜不息。不久,精舍建成了。这是寺庙的前身。这座精舍规模宏大,共有16座大院,每院60间房,共有960间房屋。国王请佛陀题名,佛陀欣然命名:竹林精舍。在《西游记》中,唐僧不下几十次提到灵山,就是这座灵鹫山。

释迦牟尼生两个最好的弟子是舍利佛和目犍连,都在他之前涅槃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是佛陀较早所收弟子。在摩揭陀国,舍利弗和目犍连最初都是大修行家删门者阇耶的弟子。但他俩和师傅学习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悟出什么真理。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街上托钵乞讨时,见到了佛教的比丘阿说示,发现了阿说示的仪态是那样明朗和愉快,便因而上前探问:“朋友阿!你的相貌如此地明朗轻快,你的面色又是如此的澄澈明净,朋友阿!你是跟谁出家的呢?谁又是你的老师呢?”。

阿说示诚恳地说:“我的老师是佛陀,但因我是初学新参,要我说明佛陀的教理,实在很难,也只能理解个精要罢了。”于是他把佛陀教义扼要地说明:“一切事物的发生皆有其原因,最胜者则教我们,如何地次第减除这事物及其发生的原因,这是伟大的沙门(佛陀)教理。”。

舍利弗听了这种“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佛法之后,立即悟到了佛法的中心思想,是说一切事物唯从因缘所生,必以因缘而灭。这是他从未听过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立即感到他已经找到了追求已久的东西,仅此两句,已使他非常受用了。他对阿说示说:“教理仅是如此的简单,你已经因此进入了没有苦恼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多少万世也不易见到的。”

而目犍连就是由于目连救母的故事,一再被中国民间用各种方式流传,在中国民间是家喻户晓的传奇的佛教人物。实际上,大目犍连是他的姓,他名叫拘律陀,十分聪明,在投师七日之间,便尽得师傅的一切学问,虽被提升为教授,领导二百五十人,但仍未能解脱生死之苦趣,所以当他从舍利弗处得到佛陀开示(诸法无我)的缘生思想之后,便和舍利弗各自带领二百五十人,归投到王舍城外竹林精舍的佛陀座下,历经一个月的修行,即证得阿罗汉果。舍利弗和目犍连是初期佛教教团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弟子。有一天,佛陀的姨母带着500名女子来见佛陀并送来两件新袈裟。佛陀明确表示将一件留给自己穿。姨母挥手让与自己同来的500名女子一起五体投地,要求佛陀为她们剃度。佛陀坚决不答应。500名女子纷纷跪下苦苦哀求,佛陀乘机离开了这里。当大家发现佛陀早已走开后,这些出家决心已定的女子们就自己剪下头发,自己给自己剃度了。后来在大弟子阿难的劝说下,佛陀终于答应了她们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