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孙悟空的来历(上)

(2011-12-25 15:59:37)
标签:

孙悟空

印度

无支祁

罗摩衍那

哈奴曼

杂谈

分类: 西游研究

关于孙悟空的原型,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这一问题的提出与试图解答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延续至今而仍然众说纷纭。综观近百年研究,可归纳为“国货”说、“进口”说、“混血”说、“佛典”说四种主要观点。

一、孙悟空本土说——由无支祁演变而来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鲁迅。鲁迅认为孙悟空形象应当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二十年代,鲁迅最早提出孙悟空与《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有渊源关系,一种说法是来自淮涡水神无支祁,见于唐代李公佐的《古岳渎经》。这个形象的特点是:“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将无支祁身上的“神变奋迅”的特点移植后创造出来的。本土说的代表人物还有刘毓忱、李时人、萧相恺、陈应祥等。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无支祁是一个神通广大的水怪。大禹治淮水时,无支祁不光跳出来作怪,还搞得风雷齐作,木石俱鸣。大禹很恼怒,他不仅召集群神,并且请来神兽夔龙作为援军,这才擒获了无支祁。而无支祁虽被抓,但还是击搏跳腾,谁也管束不住。于是大禹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鲁迅则认为小说中的孙悟空与无支祁在多处地方惊人相似:无支祁最后被大禹锁在龟山足下,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无支祁形若猿猴,孙悟空本来就是猴像,其“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之状亦无异。

二、孙悟空外来说——自印度进口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胡适。孙悟空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所写的猴子国中的大将哈努曼,这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精。“美猴王的天宫革命,虽然失败,究竟这是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胡适在其著作中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这是胡适首先提出来的,以后郑振铎、陈寅恪和季羡林等著名学者都持此说。大家陈寅恪佛教造诣颇深,不仅验证孙悟空的原型即《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而且又以另一部《贤愚经》作为复证,他发现“大闹天宫”的故事,本来源自两个绝不相干的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后,佛经传播者在讲说时将二者合一。

胡适的依据来自印度古老史诗《罗摩衍那》。《罗摩衍那》是叙述英雄罗摩和妻子悉达的一生经历。在“一场爱情的风波”中,被人掳去妻子的罗摩请来神猴哈奴曼为其助阵。哈奴曼神通广大,能在空中飞行,能把山背着走,还曾经被吞入一个老母怪的腹中,在里面变化后又从老魔的耳朵里钻出来。有了哈奴曼的援助,罗摩最后不仅抱得美人归,还一统了江山。哈奴曼因此成为印度神话中最著名的猴子。

现在,猴子在印度成患,在新德里的猴子越来越多,不仅私家宅院受到猴子袭扰,就是戒备森严的政府部门,也不能避免。2007年十几个猴子闯进提斯哈扎里法院区,见人就咬,见吃的就抢,见文件就撕。多名法官、律师和打官司的人受伤。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与猴子在印度教的特殊地位有关。印度人认为猴子是哈努曼的化身,哈努曼代表着正义和勇敢,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哈努曼神像。因此,对猴子都敬畏三分。即使猴子不断侵扰,多数印度人也只能忍气吞声,唯恐得罪猴神哈努曼。

在二三十年代,“进口”说占绝对优势。五十年代以后,受政治的影响,“进口”说被作为民族虚无主义观点受批判,“国货”说则被机械沿袭下来,除吴晓铃《西游记和罗摩延书》一文外,几乎无人对这一问题作认真研究。七十年代后期,季羡林重提哈奴曼说。坚持“进口”说的代表人物,除了以上所述的专家之外,还有顾子欣、巴人、陈邵群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同事搬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