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同事搬家
(2011-12-22 20:28:00)
标签:
天气预报中环线八里台立交桥宾水道体院 |
分类: 天津往事 |
(本文首发在2011年12月15日天津《今晚报》今晚副刊)
1985年,7月3日,我开着载重汽车,为本系统的一个老师搬家。
搬家在当时是件大事。那时,我市还没有专业搬家公司,市民搬家都是借用单位车辆,由亲朋好友、同事帮助完成。我这位同事住在和平区沙市道的一个院落里,房屋全部是平房,为解放前营造厂统一建造的。虽然一排排很整齐,但每间房屋只有约12平米,院落也不大。
当他们要离开居住多年的住房,搬到刚刚建设不久的河西区体院北4区偏单房时,颇有些故土难离,恋恋不舍之感。除了对居住几十年老房屋的依恋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体院北新区远离了市中心,接近农村,感情上难以接受。
当时的体院北,非常幽静,车辆也很少,只有气象台路这一段还显得繁华些,出了宾水道不远,就是市郊了,显得有些荒凉。设在宾水道与气象台路交口的9路汽车终点站,就足以说明当时体院北地区,确实是城市的边缘了。但当我们搬着家具等进入偏单大门后,宽敞明亮的大房屋,马上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作为城市普通百姓,能够住进这样功能齐全的单元房,真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于是我对他家的老人说,这两个单元房子多好啊!比您那三间平房强多了。您就安心在这里养老吧!
我先后跑了三趟车,才将三间旧屋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全部运到体院北新居。下午3点多钟,开车从体院北沿气象台路北行,来到吴家窑大街,我想从刚刚通车的中环线西半环回单位,虽说《天津日报》已经报道了“中环线西半环从7月1日开始通车。”的消息,可是看看不远处的八里台立交桥上,没有一辆过往的车辆,心里有些没底,便把车停在路边,讯问正在桥下擦拭隔离带的武警战士:立交桥是否允许汽车上桥了?武警战士非常肯定地说,没问题,两天前就通车了。
我开车沿着复康路前行,转红旗路,一路上畅通无阻。当时的汽车很少,估计不足现在的五十分之一。一些路口的交通岗亭还没有建起来,信号灯也没有安装完毕。车子开到小西关(现在的芥园道),可以直行,直达子牙河桥。而过去红旗路到此就没路了,只得右拐走西关外大街,或往西走青年路,绕道咸阳路。红旗北路完全是从居民区和单位场地中开辟出来的。十几分钟就回到单位,比平时节省了近一半时间。我第一次感受到道路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它给人们出行带来的方便。
如今,体院北地区已成为非常繁华,品位很高的居民区。城市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如今搬家,再也不用请同事朋友帮忙了。现代服务业会随着人们的需求,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三十来年,变化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