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对阴曹地府的描写(下)
(2011-12-04 13:57:36)
标签:
孙悟空五行山地藏菩萨本愿经无间地狱《西游记》 |
分类: 西游研究 |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藏菩萨是这样向释迦牟尼的母亲描述地狱的:只见这个大海的水,像滚汤一般沸腾着,许多凶恶的兽都是用铁制成的身体。它们飞一般往来于大海上。一会儿从东到西,一会儿从西到东,花香驱赶追逐。又看见有许多的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浮出海面,一会儿又没入海中,被这些凶恶的兽争夺着抓来吞食。还有许多夜叉,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省出了许多的手和许多的眼睛、许多的头和许多的脚,嘴里的牙齿全部向外凸出,锋利如刀剑一般,它们追逐这些受罪受苦的人们,使这些人靠向凶恶的兽一边,好叫恶兽们来撕咬吞食。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这样描写无间地狱的:它的狱城周围有八万多里。它的城是用铁做成的,高有一万里。城上都是团团火焰燃烧,连一点空隙的地方都没有。上面的火烧到下面来,下面的火再烧到下面去。铁蛇、铁狗吐出火焰,驱逐追赶,在狱墙的上面忽东忽西地奔跑。地狱里的人躺在床上受罪,这些都是众生罪业所感召的报应。千百个夜叉和恶鬼,它们口中的牙齿如利剑,眼睛四点光,手像铜爪,托拽着罪人。还有许多夜叉,把罪人当作玩具,用手中的大铁戟戳向罪人的身体。然后再将罪人拖转过来,扔在空中,倒翻着接。或者把它放在床上,还有铁鹰,啄啖罪人的眼睛。铁蛇绞住罪人的脖子。还有在罪人的四肢的骨节之中钉下很长的钉子。有的拔他的舌头,用耕犁来犁他。有的用熔化的铜汁灌入他的口中。有的用热铁丝缠捆他的身体,痛得罪人千生万死,欲死不能,欲活不可。如此这般都是罪人自己造恶作业的感召。
什么人会因为获罪要下地狱呢?《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藏菩萨是这样归纳下地狱原因的:不孝父母甚至要杀害他们,这样的人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就是经过千万亿劫,要想从地狱里逃脱出来,都是没有指望的;出佛身上的血,毁坏诽谤三宝(佛法僧),不敬重佛教经典,也会堕入无间地狱,就是经过千万亿劫,要想从地狱里逃脱出来,都是没有指望的;伤害损坏僧人常住的地方,沾污僧尼,或是在寺院里恣意淫乱,或杀生害命,像这样的人也应堕入无间地狱,就是经过千万亿劫,要想从地狱里逃脱出来,都是没有指望的;假冒沙门的模样,而他的心并非是佛门弟子,破坏常住的规则,乱用常住的东西,欺骗不懂佛法的百姓,违背僧人应遵守的戒律作种种的罪业。像这样的人也应堕入无间地狱,就是经过千万亿劫,要想从地狱里逃脱出来,都是没有指望的;偷窃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一类的东西,主人没有给你,你把它拿出来,像这样的人也应堕入无间地狱,就是经过千万亿劫,要想从地狱里逃脱出来,都是没有指望的。
佛教认为,反复终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死去生来的主体,便是被称为识蕴的心王。一般人将它成为灵魂。但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灵魂好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普通人把人的生死,比作搬家,从破了的老家搬进新建的家。房子虽然更换了,屋里的人却并没有变更。而佛教所说的识蕴,乃是随着个人的善恶行为,经常都在变化。因为,人的善恶行为,不是阴曹地府的神明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自的识蕴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佛教徒修行圆满,死后要辗转经过十三地而达到毗卢舍那所在地,其顺序是:1、在不动明王处度七日;2、在释迦牟尼处度第二个七日;3、在文殊师利处度第三个七日;4、在普贤菩萨处度第四个七日;5、在地藏菩萨处度第五个七日;6、在弥勒处度第六个七日;7、在药师佛处度第七个七日;8、在观音菩萨处度百日;9、在大势至菩萨处度一年;10、在阿弥陀佛处度三年;11、在阿閦处度七年;12、和13、在大日如来和毗卢舍那佛处。而普通人就不是这样的顺序了,由于前世没有修行,也没有做恶,可能重新投胎人生。如果前世做恶,则会在恶鬼、畜牲、地狱这三恶道中流转。
不知道读者注意没有《西游记》第7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如来佛在与孙悟空斗法之前,曾规劝孙悟空不要胡闹,趁早归依佛门,孙悟空心中不服,便与佛祖打赌。如来说,如果你一个筋斗云跳出我的手掌,我就请玉帝搬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你不能跳出我的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孙悟空对跳出不满一尺的手掌的打赌不以为然,便将身体一纵,站在佛祖手心,无影无踪而去,他以为到了天尽头,撒了泡尿,写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做个记号,回来对佛祖说,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佛祖说,你没有离开我的手掌,你低头看看我手指上写的字,闻闻手掌上的臊气。孙悟空还想再试一试,被佛祖手掌一翻,把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轻轻地把他压住。这座山又叫“五行山”。从此,孙悟空便不得自由。虽然,他反抗过,五行山也出现过裂缝,探出了头。而这时佛祖闻讯后,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唵、嘛、呢、叭、弥、吽” 六个金字,递于阿难,胶贴在那山顶上。阿难到五行上顶,将帖子贴在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如来佛来到天门外,又发了一个慈悲心,动念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此山监押。说:“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描写恶鬼在地狱中的饮食就是饿吃铁丸子,渴了喝铜汁。从以上描写,我们可以这样推断,五行山虽然坐落在地上,却相当于地狱,人在山下羁押,不仅没有任何自由,连吃饭和水都是地狱的待遇。其实,不光是佛教和民间传说有对地狱的描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地狱都有自己的解释和描写。从《西游记》中对地狱的描写,与佛经对地狱的描述基本是相近的,可以说,小说作者借鉴了佛经对地狱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