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物世界的感悟(3)——大自然的法则

(2011-05-29 18:23:07)
标签:

非洲

角马

鳄鱼

大自然

长颈鹿

分类: 谈天说地

第一, 动物伟大的母爱令人感动

我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一只正在哺乳中的野猪,发现了几只狼在向它靠近,野猪立刻离开了尚在哺乳中的小猪,将狼引开,以保护小猪仔。母猪最终在几只狼的长距离追逐下累死,并被狼群吃掉。虽然,失去了母亲哺乳和庇护的小猪仔最终是无法生存的,但母猪为了子女舍身牺牲的精神,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非洲大草原,每年都上演着上百万匹角马大迁徙——惊心动魄涉河的壮举。

角马们沿着祖先多少万年形成的路线,追寻着丰美的牧草,越过充满了险恶的河水。水中,一只只凶恶的鳄鱼虎视眈眈在等待着它们。动作迟缓的角马在渡河过程中,会成为鳄鱼猎杀的对象。一些刚刚出生不久的小角马也要随着迁徙的队伍,涉过湍急的河流,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一只母角马过河后,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过河,竟然独自游回对岸,要知道这样的单独行动,失去了其他角马的策应,危险要超过随大流涉河多少倍。但母角马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对岸,终于在众多的角马中,通过气味找到自己的小宝宝,然后和它一起渡河。伟大的母爱令人感动。

报载,有个猎人在打伤了一只金钱豹之后,发现流着血的豹子逃走了,又拼命爬上树,然后将乳头伸到小豹子的口中,不一会儿,受伤的金钱豹就毙命了。但它还是把最后的爱留给了自己的孩子。猎人见此情景,震惊了!发誓从此再也不打猎了。

第二,动物有其竞争的一面,也有其合作的一面。

有一种小鸟(忘记了它的名称)最爱在长颈鹿的身上啄食寄生虫。小鸟在长颈鹿身上翻上翻下,梳理着它的皮毛,寻找毛皮下的寄生虫。同时,小鸟还充当了长颈鹿“哨兵”的角色。当小鸟发现了长颈鹿的天敌——狮子群时,立刻向长颈鹿发出警告。这种小鸟如何知道狮子是长颈鹿的天敌的?大自然太奇妙了!

还有一种小鸟叫“犀牛鸟”。这种鸟专门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犀牛个子虽然庞大,但对皮肤褶皱处的寄生虫却毫无办法。所以,当“犀牛鸟”帮助犀牛清理皮肤时,便受到犀牛的欢迎。另外,犀牛的视力不好,平时主要靠听觉和嗅觉,此时如果遇到狮子等对犀牛有威胁的动物时,“犀牛鸟”就会在它的背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以此提醒犀牛注意。它们真是天生一对好朋友。这种天然形成的相互的合作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冷血动物的鳄鱼,人们对它的印象往往是冷酷和凶残。它经常一动不动地潜在水中,只有双眼浮在水面上,等待袭击到河边喝水的动物。像斑马、角马、羚羊、狒狒都是它猎杀的对象。它会突然跃起,咬住猎物迅速翻滚,将猎物撕碎。只有狮子、河马、大象等大型动物与它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但有一种小鸟却成了鳄鱼的清洁工。这种小鸟会在鳄鱼张开的大嘴内,啄食其牙齿旁残留的动物肉,仿佛是给鳄鱼刷牙,鳄鱼绝不会乘机将小鸟吞食掉。大自然竟如此奇妙。

当野牛遭到狮子的攻击时,野牛第一反应是逃命。很快,一些小牛或老牛会被狮子从牛群中分离出来。但当受到攻击的牛发出低低的哀鸣声后,雄野牛会马上返回来营救。野牛身躯高大,它的角极富攻击力,如果狮子躲闪不及,往往会受到致命的伤害。所以常常能够营救成功。只有那些受伤太重的野牛,野牛群最终才会放弃营救,眼看着同伴被狮子吃掉。野牛为保卫种群而形成的团队精神是与生俱来的。

第三,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相对的,没有永远的胜者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当繁殖季节,雄黑斑羚、雄野鹿甚至像河马这些动物,都要为争夺交配权而相互争斗,只有“优胜者”才能尽情地与众多“妻妾”交配,享受着繁殖后代的权利。而失败者只能远远地看着。优胜者在享受着繁殖后代权利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此时,食肉的狮子、猎豹等动物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们。当这些食肉动物对它们发起攻击的时候,食草动物的第一反应是迅速逃跑。多数羚羊都能飞快奔跑摆脱食肉动物的攻击,只有这些拥有众多“妻妾”的黑斑羚羊,因频繁交配,此时身体极度虚弱,动作迟缓,成为了食肉动物的首选美餐。大自然就是这样公平。好事没有让它占尽的。

其实,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风光秀丽的地方,适宜农耕,却很少有矿藏。而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无法种庄稼,但地下很可能蕴藏着珍贵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这就是动物世界的法则,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世界的法则。

第四,动物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益虫”和“害虫”

在大自然中,根本没有什么“益虫”和“害虫”之说,所谓“益虫”和“害虫”完全是人类按照是否对自己有利的标准划分的。被人类称为为所谓“益虫”者,大多是吞食昆虫的动物,如七星瓢虫等。而所谓“害虫”是与人争食的食草动物。如蝗虫、田鼠等。

其实,大自然中的动物,都是在按照大自然生存的法则繁衍生息,每种动物都有它生存的权利,而不能以人类的意志作为动物评判准则。在大自然中,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它们共同组成了奇妙的生态链。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生态带来灾难。

我们回头再看一看被收入教科书的散文《荔枝蜜》,《荔枝蜜》作者高度赞扬了蜜蜂无私为人类作贡献的伟大精神。其实,大自然中的蜜蜂,完全是为自己的生存本能而酿蜜,哪里是为人类无私贡献?人类占有了它们的劳动果实,绝非出于它们的本意。作者这样主观臆断,是多么浅薄可笑。人类应该敬畏大自然。即使是以捕鱼打猎为生者,也不能捕杀无度,竭泽而渔。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