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陶醉的竹林
(2010-12-22 12:45:49)
标签:
竹林村宋体竹子云栖竹径岁寒三友杂谈 |
分类: 旅游记事 |
竹子与松树、梅花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竹子称赞它亭亭玉立的英姿,柔中有刚、迎风傲雪的性格。郑板桥不仅爱竹,还以画竹闻名于世。
可能是古人对竹子的赞誉影响了我,使我对竹子有一种敬慕之情。第一次看到竹子是1987年在南京总统府,这个像花园一样的办公场所,遍布着太湖石,小巧的亭台、石舫和郁郁青青的竹子。在北方长大的我,过去只在电影和电视中见过竹子。此次身临其境目睹竹子,不由得一阵惊喜。而后,我在济南大明湖和北京的一些旅游景点,又看到竹子,才知道竹子是可以生长在北方,只是它不太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而在博主的家乡天津,和平区现在还保留着“紫竹林”,红桥区还保留着“南竹林村”、“北竹林村”的地名,而竹林早已荡然无存。
我真正看到成片的竹林,是在杭州梅家坞的“云栖竹径”景点。我们从六和塔景点出来后,驱车沿着钱塘江向西行驶了 5公里左右,便驶向弯弯的甬路。路两边是绿油油的低矮的茶树。进入“云栖竹径”景点大门后,一丛丛青翠的竹林便映入眼帘。顺着甬路上行,松涛林海茫茫苍苍,重重叠叠。修长纤细的竹叶,随风摇曳,姿态婀娜。翠竹挺拔刚直,直指云天,叠翠千丈,遮荫蔽日。有的翠艳欲滴,有的泛出一层浅绿,像一群质朴的小姑娘。竹林中除了偶尔听到鸟鸣,寂静得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竹林里的空气是湿漉漉的,弥漫着若有若无、清淡飘忽的丝丝清甜。如果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概括竹林意境的话,那一定是“幽”字。漫步在雾霭飘浮的竹林间,一种舒适和惬意会油然而生。
竹子不像牡丹、石榴花那样浓烈,也不像芍药、一品红那样艳丽,它更像梨花那样素雅;像岫玉一样纯净灵秀。竹林的个体并不出众,远不如苏州园林中点缀的一两棵竹子那么夺目,而它是靠整体的英姿,展示出无尽的生命力,这就是竹子的性格。
面对这郁郁葱葱的竹林,它深深的内涵,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是无法以想象替代的。竹林会让每一位游客陶醉,令人遐想无限,唤起人生的感悟。
(本文最初发表在1998年9月11日《红桥报》此次博主略作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