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憾太平洋

(2011-10-27 00:32:02)
标签:

杂谈

来自台湾的太平洋百货,据说在大陆很多城市都开有店面,但它跟北京说拜拜了。
10月25日晚上,在北京苦心经营了10年的太平洋百货,反复播放着致谢词;大门口,公司高层排队向每一位离开的顾客鞠躬致谢,随后,关门停业,并将撤离长虹桥,撤离这个距离三里屯一步之遥的繁华之地。
很少逛商场,对于太平洋的印象,我还停留在多年前刚到北京的时候。当时囊中羞涩,我站在太平洋的门口等人,看着商场门口人来人往,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高档的场所。
直到前些日子惊闻这家店“不行了”,才知道,太平洋早已经不高档,而且随着西边的三里屯商业气息更加浓厚,以及东边的蓝色港湾渐成气候,夹在中间的太平洋,既不高档,也不平民,尴尬地在连年亏损中挣扎。据说, 北京市场,是太平洋百货在大陆唯一经营亏损的城市。而今,随着租约到期,太平洋有了一个名正言顺关掉北京店面的理由。
印象中,大概从5年前开始,北京的商场只有大的才是好的,吃饭、商场、超市、停车场、电影院一体的,燕莎mall、万达广场、大悦城之类,越大越红火。
不知道,是否可以武断地这样总结:北京的消费者好大。有的人,买卫生纸都要专门跑一趟沃尔玛。北京的小店不发达,连锁便利店,基本上找不到。我住的地方,以前楼下有个不错的小的生鲜超市,买菜很方便,当时曾想,这样的小店每个小区都开一家,该有多好。但大概坚持了一年,小店就活不下去了。关张走人,那里成了理发店了。
在香港街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店密布。相距数十米,两家便利店,都可以经营得很红火,快餐、报刊、日常用品,一应俱全。街道上,因为这些小店,充满了市井气息和生活的味道,很是亲切。
北京也有7-11便利店,只有极少的几个店,其“气质”也与香港的便利店不同,更像一个小型的商场,显得冰冷而不“家常”。
与太平洋一样来自台湾的新光天地,近年进入北京以来,据说生意不错。其特点,不仅是场面大,而且是东西贵。这两个特点,好像挺对北京的胃口的。
太平洋也不甘心退出北京的。店方说,正在考察新的营业场所,未来新开店的特点,也要做mall,包含购物、娱乐、餐饮多种业态。这,其实已经不是特点,大家已经趋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边缘
后一篇:北京很精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