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上“人尖”
网上有一则“天上人间”的招聘信息,招聘KTV服务代表、模特等若干名,要求,女性,18岁以上,形象靓丽,气质良好身高1.65米以上,月薪可超2万元。据说此广告源自知名的招聘网站51JOB,有一定的可信度。
看到这则信息,我联想到北京东北三环的一个娱乐场所,天上人间。如此知名的企业,所招聘员工自然要求不低、薪水不薄。
在这则招聘广告的“规划”之下,我仿佛看到了在“人间天堂”里工作的人——身高1.65米以上、形象靓丽、月入2万元以上的年轻女性。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我将之定义为“人尖子”,年轻漂亮又高收入,绝非普通人。
每一个行业都有尖子,也就是优秀的人,他们往往找到特别的眷顾。比如在学生群体里,优秀的学生叫“尖子生”。
当年我上初中的时候,对本县的惟一重点高中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15年过去了,我至今深深记得当初一位初中同学将这所高中形容为“天堂”。因为,进到这所学校,距离大学梦就很近了。
或许我这位同学的“渴望”感动了上天,在他发出那种感慨8年——在高中和师专分别苦读5年和2年,又在一所初中工作了1年后,他成为“天堂”里面的一位教师。
如今,他已经在当初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工作若干年,早已不认为那里是天堂,相反,他认为那是地狱。在这个仍然是尖子生聚集的地方,大家不过是考试机器。
举这个例子,不过是想调侃一下,所谓的“天堂”,所谓的“尖子”,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论就这么接近于真理,让人感觉“地狱”、“天堂”不过一线之隔。
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5年前我出差到北京,漫步在西长安街整齐而高大的杨树下,感觉这个城市犹如天堂。数月后,我如愿进入北京。
几年北漂生活,让我颇有“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和“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之感。
“天堂”在哪里?不是“天上人间”,不是长安街,甚至不是当年我不敢奢望的北大清华——要不,今年各地尖子考生怎么会集体放弃北大清华而投奔香港高校?
看来,事情总是在变化。房价涨幅已经超出想象,尖子生已经不稀罕北大清华,“身高1.65米以上、形象靓丽的年轻女性”或许已经看不上月入2万的待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