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应人之约,每周写一篇关于北京的“扯淡文字”。不知道会让写多久,也不知道能写多久。不过,扯蛋的事情天天都有,所以“扯淡文字”应该是不难写的。暂定这个文字叫“魔幻北京”——很现实,很扯蛋。
蓝色的天气
“从路上堵到了天上!”有人这样评价7月31日“蓝天”下的北京。
单看这句话,你估计会一头雾水。所以需要简单解释一下:那天早上,暴雨,市区连接机场的路上,一处立交桥下积水1.5米深。机场高速路暂时废掉,拥堵15公里长的车队相当壮观。焦急的乘客徒步赶往机场,狼狈之状相当如同逃难。
受此影响,航班“无人乘坐”,延误起飞自不待言。于是乎,交通拥堵从人间连绵到了天上。
必须补充一点的是,虽然当天暴风骤雨,但按照气象专家的说法,那天的北京是“蓝天”。所以,综述当天的情况,就有了本文开头的第一句话。
上述拥堵状况绝非本人亲历,如有夸张,责任全在报纸电视。但是,鉴于天气面前人人平等,当日的“蓝天”我确实经历了。
准确地说,是日早上,本人懒卧在床,听着窗外的大雨,还听着“北京交通广播”介绍路况,感慨系之:这是一个遥远的城市,犹如身在他乡。
好在现在媒体发达,很快上述画面和相关评论便涌到了我面前。有人说,我们的城市怎么能被天气左右?有人说,市区到机场的城铁迟迟不开工是决策失误!
你看,;老天爷发脾气,弄个坏天气,居然让人联系到并声讨了“决策失误”了。
不过,声讨一下也就罢了,坏天气又不是天天有。再说,下雨在北京绝对不是坏天气,而是千真万确的好天气。
气象部门说,因为7月阴雨连绵,北京在这个月的31天里收获了29个蓝天!
初听此言,让我这个寄居在北京的人以为听到了外星人的声音,那是另一种“遥远”的感觉。
好在气象部门及时答疑,说“蓝天”只是对污染较小的天气的一种通俗的说法,换句话说,如果某天的污染低于某个指标,这一天就是“蓝天”。鉴于下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明显,7月的空气质量不错,所以就收获了一大串的蓝天。
在上述解释之下,不妨继续进行发挥,丰富一下蓝天的这个词语的意思。所谓蓝天,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蓝色的天空,一是蓝色的天气。
从小处说,这是对一个词语的丰富,从大处说,这是对文化的丰富。至少,在北京文化中,多了“蓝色的天气”这样一个典故。
好在这是一个鲜活的典故,好在我们还可以在雨天经历蓝天。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