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不论是在娘家、婆家、还是自己的小家,亲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说说笑笑、关系融洽。
父母为人善良实在,一生敬老人,爱孩子,为子女做出了榜样。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到大,我家总是笑声不断。父母没有家长作风,说话风趣、办事民主。即使是孩子犯了错儿,也是以教育为主。除了我儿时性格太犟挨过几次打外,父母几乎没打过孩子。曾经有一家邻居,孩子一调皮,父亲就上手打,打的可狠了。老话儿说棍棒之下出孝子,我看未必。这家的老大成年之后去了外地工作,极少回家。据说他母亲在世时过年还回来看看,母亲先于父亲病故后,因记恨父亲的棍棒教育,再也不进家门了。
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我们姐弟仨人从小到大,除了身体不好时让父母操心,其它如学业、工作、婚姻等,几乎都没让二老管过。父母慈,儿女孝。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更多是体现在家人之间的交流上。善用幽默能让家庭气氛更活跃、心情更舒畅,有时还能巧妙地化解矛盾。
我当兵走时妹妹弟弟都还小,他们经常趁我不在翻乱我的东西。妈妈有时看不下去,就吓唬他们说今晚姐姐可能要回来,吓的妹妹弟弟忙着收拾。一次我发现东西被弄坏了,就训斥他俩。二位不服气,最后发展成为打成了一团。仨人从这屋追到那屋、从床上打到床下,连喊带叫,闹的天翻地覆......父母都在家,开始还好言相劝几句,最后也控制不住局面了。正打的热闹,只见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一人端着杯子,一人拿着药片,看着我们叨叨着:不行了!不行了!心脏受不了了!药吃下后,爸爸脖子一歪,翻着白眼儿。妈妈紧跟着喊:不好了!你爸心脏病犯了!我们姐弟仨立刻安静了。跑到爸爸身边观察,老爸双眼一睁,笑迷迷转着眼珠看我们。立刻,全家人笑成了一团,战斗结束了。类似的故事太多了。现在家人聚在一起,常常回忆那些有趣的往事儿,都能笑出眼泪来。
受成长环境影响,我的性格还算开朗。当年很多战友对我的印象是不太爱说话,其实我主要是在工作中不吭不哈的。原因很简单:年纪小、资历浅。多听、多看、多干才是提高自己的必经之路。生活中的我还是挺活跃的,和朋友们相处的很愉快。一起玩、一起疯,闹过不少笑话
。
特别是后来与分别了六年的同桌巧遇,深深吸引我的,恰恰就是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他在一起,你不会感觉无趣。他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讲个笑话或怪话,引来笑声一片。我父母非常欣赏他这一点,老妈就常夸这个女婿太幽默,说出的话能让她笑好几天。我与同桌在生活中也免不了逗逗嘴,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儿子总是在我们交战最“激烈”时大笑不止,他感叹:天啊!怎么让我摊上这么一对活宝爹妈!
不过同桌可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他聪明能干,动手能力极强。家中的用品有了小毛病,他动手鼓捣鼓捣大多能修好。看着他琢磨电路图的认真样儿,想起上学时他的物理就比我学的好。鉴于他总能成功解决一些问题,父母家的东西坏了也总是找他去修理。
老妈爱看生活类的电视节目。北京生活频道教大家将旧丝袜装上肥皂头,放入马桶的水箱中,说能起到清洁马桶的作用。老妈照做了。可能是丝袜没系紧,连袜子带肥皂头都冲进了马桶边沿的水道中,严重影响了冲水量。物业的师傅知道了堵点后,不知从何下手。厂家来人了,上下左右掏了大半天也不见效果,建议换一个新的。老妈使出最后一招,让女婿回来看看。同桌看着马桶想了片刻,张嘴就找老爸要带线的鱼钩。只见他把鱼钩放入进水口中,冲水后放线,鱼钩顺水进去了。反复放了几次水,他说感觉钩上东西了,慢慢拽出一看,真是丝袜和肥皂头。
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老妈一提就乐。当年她非要给电视台打电话,推荐女婿的方法。你们电视上光介绍清洁小窍门,万一顺水冲下去了怎么解决可是没讲。物业的师傅知道是用鱼钩解决的问题后大吃一惊,直说长见识了。
常言道幽默是一种智慧,细想很有道理。幽默的人一般来说脑子都比较灵活,能让工作干起来舒心、能更巧妙地解决问题、与人交流更顺畅、生活更快乐......
幽默不等同于贫嘴。我不喜欢一些相声、小品以低俗换取笑声。真正的幽默感是高雅气质、广博知识、敏锐思维、处世能力、开朗性格等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经过长期自我修养得到的。
不难想像,缺少了幽默,生活会变的多么乏味......
儿子25岁生日时,自我调侃。
(2018年8月27日发于秦皇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