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子米奇开学前来海边看奶奶,老妈心里乐开了花。两天时间,米奇除了去海边挖挖沙子,在家的闲暇时间就拿着手机玩游戏。其实不光是孩子,抬眼看看全家人,几乎人人手机不离手,连八十多岁的老妈微信都玩的提溜转。现在孩子放假,家长着急。不仅要照看孩子,还要接送参加各种兴趣班,感觉孩子放假比上学还累。
想起我小的时侯,放假期间可是撒了欢儿了,哪有大人天天看着。当年别说电子游戏了,家中能有一台收音机,听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就是很幸福的事儿了。不管寒暑假,孩子们成群结队在大院里疯玩。打打闹闹,吵吵嚷嚷,热闹极了。那时女孩子爱玩跳皮筋、跳房子、掷沙包......男孩子玩撞拐、弹球、拍烟盒、弹弓打鸟.....有时男孩女孩一起打扑克牌,玩丢手绢、攻城、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游戏,特别是捉迷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玩捉迷藏一般都是在天黑后进行。两种玩法:第一种是猜人。大院里核桃树很多,选一棵前方视野开阔的树,用手心手背、石头剪刀布选出一个孩子拿着手电筒爬上树。其它孩子利用夜色掩护,换穿衣服后,抱着脑袋蹲着往树前靠近,摸到树干就算赢了。树上的孩子拿着手电照树下的一群孩子,在摸到树干前猜对谁的名字谁就上树,循环往复......我曾经把家中的床单偷拿出来,浑身上下一裹,谁也猜不出我是谁,第一个就摸到树干,气的树上的小朋友说我赖皮。
另一种玩法就是传统的四处乱躲。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找到自认为很隐蔽的地方藏好,让对方找去吧。那时真不怕脏,水池下、煤堆里、砖垛边都钻过。翻墙、爬树、上房......家长真没少嚷嚷。有一次我藏在了院墙边的麦秸垛里,找人的小朋友就踩着我身上走过我都没吱声。不知是麦秸里有虫子还是过敏了,过后起了一身疹子。还有一次我居然爬进一排平房的顶棚里,结果碰上了里面的马蜂窝。后果不难想像了,妈妈和奶奶带着我去门诊治疗,疼的我大哭大叫。
最让我得意的是一次男女分拨玩捉迷藏。先是女孩儿找男孩儿,费了好大劲才都找出来。轮到男孩儿找女孩儿时,不知是谁的主意,女孩子全跑回家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窗外男孩儿们还在乱哄哄的喊叫:“出来吧!我看见你们了!”乐的我在床上打滚。不知那次男孩儿找了多长时间,反正第二天不干了,怀疑我们藏家里了。女孩儿当然矢口否认,骂男孩们太笨找不着,我们坚持不住了才回家的。
攻城也是儿时常玩的游戏。因为双方参加的人数多,玩起来也最热闹。每到夏季,玩这个游戏常让我的胳膊腿上伤痕累累,其它小伙伴也一样。没有哪位家长会追究是谁干的,回家抹点红药水、紫药水后接着出来玩......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室外玩久了会感觉很冷。那时大家都住平房,家家房前屋后修有地窑,存放一些冬储菜。孩子们找个隐蔽的地方聚在一起,费力气挖个土坑,把从地窑里偷拿的土豆、胡萝卜甚至是红薯之类的东西放进去,用枯树枝叶点火烧烤。大家东奔西跑的找干树枝,边烤火边等待品尝美味......前一阵同学聚会,有人还提起这些往事,感觉现在虽然吃着山珍海味,可怎么也找不到儿时吃树叶烤土豆的兴奋劲儿了。
“攻城”游戏示意图。双方互相推搡拉扯,攻防之中谁的脚越过线谁就下场,最后攻入对方城中踩中中间的圆圈就算赢了。
弹弓我也玩过,但从未打下过什么。大院里一个调皮男孩儿曾用弹弓打伤了行人的眼睛,闯下了大祸。
往事悠悠,恍如昨日。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红了无数双眼睛。时光带走了烦恼、忧伤,只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陪伴着我渐渐老去......
(2018年9月10日发于秦皇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