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袖添香弟子规中国孩子影视评论儿童情景剧娱乐 |
分类: 老宋影视评 |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不认命的袖香
有句话叫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听起来洒脱,其实是不洒脱,说白了,还是信命的,毕竟到底什么是该求的,什么是不该求的,一点都没谱。国际歌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落实到《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之《红袖添香》这一集中,恐怕袖香要争取的就不是“人类的幸福”了,而是个人的幸福。
http://s4/mw690/62866fecge1ad56c48183&690
就民国时期而言,虽然破旧立新已久,当时的新式中小学堂也如雨后春笋涌现,但旧时代的封建思想藩篱仍然厚重,袖香的命运,就如这沉淀污泥中蹒跚的脚步,举步维艰。《弟子规》有句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又有“勿谄富,勿骄贫”;更有“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这些语句讲的都是有关人与人之关系中的一些重要原则,也与儒家的仁爱精神相得益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更多人是反其道而行之,仗势欺人似乎也是某些领域的正常现象。
房东太太家的女佣袖香此时此刻就面临这样欺压,她到底是信命去服从长辈和社会势力的安排,还是去抗争、去表达,去接受那更加平等的,更可能让自己有自尊的来自平民小子“运哥”的爱情呢?
袖香慨叹道:袖香命该如此,家里人生病,借了钱,还不上,只能把我嫁了。也许在最初,弱者面对命运的重压都会下意识地,试图说服自己,让自己不要去想自己那虚幻的幸福。而一直在乡间实践自己的不让孩子们当“睁眼瞎”和更宏大社会理想的王大智先生显然不这么看,他告诫袖香道: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人的命是三分天定,七分由己。自己不做抗争,那只能成为被人宰割的羔羊,谁也帮不上你。
王先生所说的,正是《国际歌》的理想,这世上本没有救世主,你若不自救,你若连基本的抗争的动力都消失了,谁来救你?有人救你,你也没有自觉去求存,那岂不是让所有人都白白牺牲。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更多是内因,外因,只能是辅助。
同样的道理,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情景剧的一部分,《红袖添香》这一集大概也是想启发孩子们,你们应该有内心明确的努力方向,从小要做“有心之人”,要培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的习惯。唯有自己具有主动性,才能更加接近彼岸;而自己如果总是贪玩,则只能陷入与家长的对垒,挨打被骂可能就难免了。
在现实生活中,小孩子越来越难教,似乎是一种共识,而好的文艺作品的启发似乎是一种更加事半功倍的工具。有人说,对小孩子去启发“学习主动性”是不是为时过早呢?我看未必。其实在诸多适合小孩子们阅读的古文经典中都蕴含着这些在今天的成人看来似乎只是承认才能接受的道理,古人是如何教化和启发孩子的呢?是不是可以有所借鉴呢?
所以我们在剧情中也可以看到,小朋友们似乎在看着大人世界的善恶是非时,也有了自己善恶区分标准和观点。我想,编剧设计这样的情节,大概也是想启发那些幼小的观众们,你们要为自己所想要的目标去努力,而绝不能逆来顺受,屈从于不合理的压力。这大概就是王先生所传达的“三分天命,七分靠己”的意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