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豫商.特 |
财富是一种良知
文|本刊主笔
不患贫而患不均。“贫”是财富结构,“均”是面对财富的社会心理。当公民的财富持有程度出现较大落差时,就必然导致面对财富的社会心理结构失衡。
我们究竟抱有怎样的财富人生观,才能修复这个社会架构的平衡?
随着社会财富过度集中而形成的社会利益阶层结构的分化,经济利益的考量开始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界定标准。过去温暖的社会融洽氛围,中间横亘了一层层利益取舍的墙垣。
在日益丰富的财富面前,我们怀抱着传统的道德良知,不禁想问彼此一句:我们怎么了?
殊不知,财富与道德根本没有天生的交换功能。花钱买不来道德良知,良知也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这既是一个辩证,又是一个让人觉得很纠缠的人生财富命题。既然财富与道德不存在天生的交换功能,那么我们的财富所有者,或者说我们今天的企业家,能不能在财富面前,让自己的道德良知闪耀光芒?
这种光芒的耀眼度,完全是由企业家们的财富价值观决定的。
相信,有低调传统的豫商企业家们,他们所作的事情已经低调得用沙子将光芒一层层地掩盖起来。但即使这样,下面依然是一颗颗金子般的心灵。
前一篇:范蠡:商圣大德映千年
后一篇:对话韩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