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豫商.道 |
谈判的局和谈判的艺
文| 刘必荣
我从一个大的格局跟大家谈一下谈判的局和谈判的艺。
什么是谈判?在谈判理论上,谈判不是打仗,它只是一个共同的决策方式。
学谈判的时候,心理不要有障碍,谈判是艺术,也是科学。它有现场的艺术,也有自己整个学术的理论。谈判其实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泼墨写意,也可以是笔触细腻的工笔写生。
在谈判桌上找到杠杆
我们先看局,假设今天A和B在谈判,你看得到、看不到旁边有一个C?我们讲的谈判的局就在这里。
要把C引过来,我讲几个例子给大家听。
假如今天有一个厂商,他出货给了客户,那么这个客户要求厂商必须配库存。如果厂商不愿意给库存,他怎么办呢?他可能去找一个代理商,代理商出货给他,那么他跟厂商之间就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的时候,于是你发现A可能也出货给别人,所以这个库存我们就由整个厂商来做。
我们讲一个实例,在台湾我的一个学生是营造厂老板,想要争取参加一个药厂盖厂房的项目。业主盖个厂房,当然有一个建筑师必须负责,有三个基建公司都想抢这个项目。业主规定,基建公司必须绑一个营造厂一起竞标。所以基建公司一方面要跟建筑师建立良好关系,一方面也要找一个可以配合的营造厂。我学生他们公司是营造厂C,他实力最小,当他想抢这个案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所以就必须找到杠杆。
怎么在谈判桌上找到杠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建筑师,他是业主的亲戚,所以这里他是一个关键人物,基建公司1想找他,然后基建公司2、基建公司3都想找他,这样才能保证拿到这个项目。
学生跟我讲这个建筑师是六十几岁的男人,喜欢柔道。我的学生每次去跟人家摔柔道,每次摔得红一块、青一块,然后我们开玩笑讲你小子赚的是皮肉钱。结果有一次谈判的时候,基建公司1来找建筑师,发现建筑师居然跟C这么熟,当然熟了,刚刚还在“摔”呢。于是基建公司1就想了,营造厂C和建筑师这么熟,那透过营造厂C一定可以和建筑师建立关系。所以跑去跟我学生说,我们两个合作好不好?你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条件?
小公司和大公司结盟的时候,哪有说NO的,所以我学生立刻说,“没问题,而且我已经介绍业主跟你绑在一起!”这就是谈判艺术。基建公司一想,既然这样,看来天意如此了,于是他们两个联手拿下这个案子。
当然谈判的人和事是相互影响的,有这个人就会带进这个事,新的人加入带进新的事。有这个事会带进这个人。所以今天在谈判的时候,不想带进来这个人,你就别碰这个事,你碰了这个事就会扯进这个人。人和事会让整个谈判变得更复杂。
谈判的对内、对外
内部的冲突可能带来新的事,新的事影响内部的冲突。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谈判可以分成对内、对外两块。
现在我们讲各个商帮走出去,走出去在国外比较正式的谈判有这几种:比如我是A公司我跟B公司在谈判,A公司总部可能在郑州,但是另外一个研发部门在杭州,一个生产部门在重庆,或者哪一个部门在美国,或者哪一个部门在台湾。所以今天谈判的时候,他这一块内部的沟通,有的时候是涉及到跨文化沟通。很多公司企业在谈判的时候,谈判代表的电脑是打开的,及时通讯、MSN也好和别的地方同时联系,为什么?因为他要串起这些共同的意见才能对外谈判。
谈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件事情:人和事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权利的关系。比如甲乙两个人,他们在谈A。甲想把丙找过来,因为丙和甲是一方的,如果甲告诉乙说,把丙找过来你肯定不干。所以甲绝对不会笨到直接告诉乙说要把丙找过来,甲一定告诉乙说,如果A要谈得完整的话,势必会讨论B。咱们谈A、B,谈着谈着发现甲乙两个人都不是B的专家,丙是B的专家,因为你谈B这个事扯进丙这个人,而丙和甲是一帮的,所以丙进来以后他们中间的关系变了。所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警觉性,当甲告诉你谈A也要谈B,你说不要了,我们把重点放在A,不然的话焦点就模糊了。
谈判的议题是切割出来的
解题的关键就是切割法,即使你从来没有学过谈判,但是要知道谈判桌上切割非常重要,谈判的议题是切割出来的,为什么有这个价格?因为有这样的规格,有这样的数量、有这样的付款方式、有这样的交货条件,所以才有这样的价格。人家问你一定要这个价钱才能卖吗?咱们的标准答案是交货条件不同、数量不同、规模不同价钱就不一样。这就是西方人谈判的标准模型,我们叫做“可以,但是”。
会谈判的人会一个个切割给对方看,不会谈判的人只会抓个价钱:100元,不行就80元,再不行就60元,会谈判的只知道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
谈判的时候如果全赢叫做白马,全输叫做黑马,白马拿不到,黑马不甘愿,你只有接受斑马。
如果今天你是一个弱势的卖方,价格没法拉高,于是我可能争数量、争付款,我需要买方在数量、付款上给点补偿,如果你是弱势的买方价格压不低,我用交货。这就是一个概述ABCD,A拿到BC就不要,A没拿到就要C要D。每一个东西上面都可以有底线,但是底线我们随时再换,讲一个例子,我一个学生他们公司卖帮宝适,比如每个单位都是100块,但是为什么到终端客户手上帮宝适价格会不一样呢?因为厂商进货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帮宝适配上玉兰油,多少帮宝适配多少玉兰油多少钱?如果早点拿到现金,他会多少折扣给你?第三,量多的话,他通关货运的成本退给你。第四,他新店办活动有配合款项。你是大卖场的采购,你不能一包、一包给他谈价格,那叫做斗牛,我们谈的是组合。你说一个客户这样谈,上百万的客户怎么谈?一样包起来,甲案、乙案、丙案一样。
拿捏
拿捏,就是如何让步之后,还能守住底线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迫让步,那么让步之后,为什么守住底线很重要?今天谈判卖方说8000元,买方说7000元,卖方让到7400元停下来,买方于是面临一个选择是要不要接受。第一个选择接受,于是协议7400元搞定。第二个选择是不接受,不接受就破裂。还有一个可能是不选择,不选择是拖。
如若希望达成协议,怎样去做?告诉买方,你要做选择。只有买方同意选择才会有结果。那么也有人选择不接受。我说选择不接受你要考虑的问题在哪里?各位模拟一下,你是一个买方,你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关键在哪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你必须确定7400元是卖方的底线,如果你认为卖方还能够达到7200元,你7200元成交不就结了嘛。所以作为卖方从8000元让到7400元这里面,必须非常清楚地传达一个信息,告诉人家7400元是我的底线,可是我怎么告诉他这是我的底线?怎么让他相信这是我的底线?这个就是让步。
各位模拟一下,如果7400元真的是我的底线,我的让步会呈现什么形态?我是8000元往7400元让。距离7400元越远,脚步越大,越靠前7400元,越没有东西让,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小。这个就叫浮度递减,对方根据这个判断会知道是不是到底。
比如我先让9万、6万、3万、2万,价钱到底了,各位要晓得让步的概念是这样的,“9、6、3、2”这个幅度,它越来越小,这样告诉人家到底了,人家相信。你有没有想过反过来,你先让2万、3万、6万、9万,说到底了,人家相信才怪呢。越让越多,这给人的感觉是你太急,根据谈判的铁律,你急我就不急。你让了20万你加点吧,我才不加呢,所以大家记得幅度一定是越来越小。9中间这步比较难跨。
第二是次数,20万让一次跟2万让10次,给人的感觉不一样,20万撑到最后让一次,对方会说20万没多少钱,但是让一次跟要你的命一样的时候,如果你2万走小碎步,对方觉得又让一步,他心里高兴,觉得这样再让下去说不定还有十几次。所以让的次数不能多,美国人讲不能超过3次,我想给你3~5次,超过5次就真的多了。
第三个是让步的次数慢,速度慢,人家认为有诈,快的话人家认为有底线。你没学谈判之前,让步可以随便让,但是此时此刻你脑子里面要有足够速度的概念。
如果你认为学谈判只是学在桌子旁边买菜谈判,就是把它看小了,拉高看局,让你有足够的底蕴,看完局之后还要从天空降下来,并算好你的每次让步。
(刘必荣: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