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产重组:风神股份的关键时刻

(2009-12-14 13:37:24)
标签:

证券

风神股份

中国化工

李琳琳

分类: 豫商.业

资产重组:风神股份的关键时刻

 

资产重组:风神股份的关键时刻

 |本刊记者  马俊冰 

 

中国化工拟对旗下轮胎业务进行资产重组,风神极可能被选定为此次整合的大平台,这对其今后发展有许多利好。对于重组工作进展,风神内部人士讳莫如深,业内人士也难以预测。

 

酝酿了近5年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的轮胎资产整合计划,终于在10月底浮出水面,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神股份)极可能被确立为此次资产整合的大平台。可以预料的是,一旦风神股份的平台地位确定,它将成为其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整合方案

日前,有媒体分析,整合方案将坚持“三步走”战略:首先,把中国化工内部的所有轮胎企业及资产全部划入中化橡胶,同时收购1~2家区域大型国有轮胎企业,构建一个年产能2000万条世界级的大型轮胎集团。其后,以风神股份为整体上市平台,吸收合并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黄海)或其他正在洽购的轮胎上市公司。最后,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向风神股份注入中化橡胶,最终实现中国化工集团轮胎资产整体上市。

同一时间,风神股份和ST黄海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正逐步有序地推进所属橡胶轮胎业务板块的整合工作,大致分两步实施:首先,将中国化工所属的非上市轮胎类资产整合到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并进行清理、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不良资产。其次,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为主导,将轮胎类上市公司资产及非上市类轮胎资产予以整合重组。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资产重组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化工目前面临较多问题,所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弱,内部存在严重的同业竞争状态,集团内部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

目前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轮胎产业,除了包括上市公司风神股份和ST黄海两家外,还包括非上市公司山西双喜轮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喜轮胎),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橡胶)。其中,风神股份和ST黄海都主营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且都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因此,存在严重的同业竞争。即使整体实力以及盈利能力最强的风神股份,仅在全球轮胎75强中名列23位。

因此,整合旗下的轮胎业务,是中国化工谋求更多市场话语权的必经之路。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来说,在受经济危机影响,轮胎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也是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最佳时机。而今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其中提到“要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方式支持中央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这为中国化工此次重组提供了政策支持。

中原证券分析师李琳琳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化工对轮胎行业实施资产重组是顺势而为,“此次如果选择风神股份作为资产重组的大平台,将为其带来诸多好处,比如丰富产品种类、壮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行业地位等。”

 

“转”成焦点

其实,整合旗下公司的轮胎业务,中国化工并非今年才有此念头。早在2005年,迫于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世界轮胎巨头先后在国内市场投资建厂的重压,中国化工就曾有意组建一家超大型轮胎生产企业,以挽回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上的颓势,并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彼时,风神股份还未纳入中国化工麾下,被寄予轮胎业务资产整合希望的是上市公司ST黄海。2006年9月9日,中车集团在对ST黄海的收购报告书中,曾作出承诺:在收购完成后36个月内,将以黄海股份为主导,对中车集团下属的各橡胶轮胎企业进行整合。然而,三年期限已满,这一承诺也成了未能兑现的“美丽谎言”。

对此,ST黄海在《关于承诺事项的公告》中解释说:“中车双喜在经营发展中因存在三方面问题而无法注入,一是股权结构复杂,产权关系未能理顺;二是工程项目因建设原因未能按期投产达效;三是前两年生产经营出现一定数额的亏损。为保证黄海股份的资产质量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故一直未将该部资产整合至黄海股份中去。”

但一位中国化工内部人士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整合后,仍然无法解决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问题,还需二次重组,而若以风神股份为资产整合平台,相关联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则可以一次性解决。”

不管是何种原因,借ST黄海进行资产整合的计划,就这样悄然流产。此时,中国化工旗下另一家轮胎上市公司风神股份,成为整合的市场焦点。

资料显示,风神股份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原名河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由河南轮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公司于1998年注册成立。它是国家520户大型重点企业之一,国内第五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和最大的工程机械轮胎生产企业,产品囊括7大系列500多个规格品种,具有年产500多万套、工业产值63亿元的生产能力。

2006年12月,中国化工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无偿受让河南轮胎集团所持有的1亿股国有法人股,以39.22%的持股比例成为风神股份的控股股东,风神股份就这样被中国化工揽入旗下。

长江证券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风神股份的销售收入占中国化工轮胎业务销售收入的2/3以上,同时也是集团内乃至国内管理水平较高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它作为上市公司拥有其他非上市企业难以比拟的融资优势,因此未来将成为中国化工集团旗下轮胎橡胶产业发展的旗舰企业。

 

市场机会

震动业界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对在国际贸易中连受重创的国内轮胎行业来说,是雪上加霜。风神却是为数不多的“受轻伤”的企业之一,甚至危中求“机”,依旧逆势增长。

日信证券日前发布的研究分析报告显示,风神股份前三季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0%。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近1.25亿元,比上年同期暴涨10倍多。得益于今年原材料的价格相对较低,风神股份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达20.9%,为近几年来最高点。

“轮胎特保案主要针对中国的轻卡、乘用车轮胎,而风神股份主要生产载重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出口到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轮胎以载重轮胎为主,并不在本次美国征税范围。”李琳琳解释说。

风神股份2008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全年出口至美国的轮胎销售收入为1.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2.35%。

显然,美国的“特保大棒”并没让风神股份受“重伤”。但李琳琳认为,长期来看,风神股份还是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国内其他公司的轮胎出口美国受限,可能转为内销,或出口到别的国家,甚至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这样将直接与风神轮胎产生竞争,进而影响到后者的销售业绩。”

不过,对于风神股份来说,一个好的消息是,工信部将对轮胎产业实施大动作,提高轮胎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透露,准入的门槛,除了在产能规模上进行要求之外,还会对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产品品种作出要求。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将淘汰落后产能,这对已上市的轮胎企业有重大利好。

风神股份当然不会错过这些机会。据悉,其今年在营销上主要采用抢维修市场、挤配套市场、拓出口市场的策略,其中维修和配套市场份额分别占到40%和80%以上。但它还有更大的“野心”,“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世界轮胎行业15强。”

一旦风神股份作为整合平台的地位确立,2010年前资产重组能够顺利完成,要实现以上两个目标轻而易举。

但风神股份董事会秘书韩法强告诉记者,目前资产重组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许多细节还在讨论、论证之中。李琳琳表示,牵扯到到中国化工多个公司,工作、程序都比较繁杂,因此很难预测重组何时能完成,“至于进展情况,风神股份现在也不太可能披露,至少要等到轮胎行业有些起色的时候,这样才会在股价上有利好表现,我估计要到明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