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商业2_0豫商
商业2_0豫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80
  • 关注人气: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国荣:读懂自己

(2009-10-20 09:50:48)
标签:

双凤

鞋业

土地证

回头客

周国荣

郑州市

分类: 豫商.人

周国荣:读懂自己

 

周国荣:读懂自己

文| 本刊记者  李曼曼

 

1984年,她创办了“双凤”品牌,并依靠“自主经营,小步慢跑”的经营方式,在激烈的鞋业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荣誉是很表面化的东西,还得实实在在地做事,要早上不到八点,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经北五路72号,郑州市双凤皮鞋有限公司的员工们陆陆续续赶来上班,草木管理工人正在给一棵枣树打药。夏末,凉意渐染,碧霄晴和。

 

早上不到八点,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经北五路72号,郑州市双凤皮鞋有限公司的员工们陆陆续续赶来上班,草木管理工人正在给一棵枣树打药。夏末,凉意渐染,碧霄晴和。

初见周国荣,红色碎花上衣,黑裤子,翻羊皮皮鞋,干净、利落。她说话,简洁,内敛。她走路,快步疾行,连男士都相形逊色。

开始接受采访时,她小心谨慎、点到为止。后来,她慢慢融入这次访谈,说了很多,但其实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说出,她懂得适可而止的艺术。

1984年,她创办了郑州市双凤皮鞋厂。2002年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改制,成立郑州市双凤鞋业有限公司。她凭着一位女企业家的坚强与自信,将双凤皮鞋打造成为知名企业。

面对成功,她说:“荣誉是很表面化的东西,还得实实在在地做事,要读懂自己,要明白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这样才能把握企业,稳扎稳打。”

 

从商场撤出,开直营店

在郑州市的许多十字路口,都有双凤皮鞋专卖店的影子。不做广告,不多宣传,了解双凤皮鞋的人都知道,“双凤”靠的是回头客,回头客源于口碑相传,得益于周国荣的自营专卖的直营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周国荣在制鞋业崭露头角。公司刚起步,员工只有十几个人,很艰难,但在那时,“双凤皮鞋”在郑州市的联营大楼里面已经开始设立专柜。

“刚开始在百货大楼里面设有专柜,当时管理这里的领导都是温和、热情、做事有原则的人,从来没有出现过拖款欠钱的现象,也没有给我们找过什么难题。”周国荣说,但是后来,随着老一辈领导的退休,新的领导班子对工商联营这一块儿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答应给我们的付款总是遥遥无期,让我无法对我的工人们交代,也阻碍了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于是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自己的命运一定要让自己做主,撤出来,不在商场做。”

在当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产品不进商场,不设柜台,就销不出去,企业就无法发展下去。

周国荣在这些怀疑和嘲笑的目光中坚持自己的道路,从商场撤出,开直营店。

“自己开店可以开发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水平的顾客群体,而在商场里面则要看别人的脸色。”当时的周国荣以此来给自己打气。

撤出商场、自己忙着开专卖店的同时,她没有忘了公司的核心业务。“我们企业勤练内功,抓好质量问题,自己做专卖,”周国荣说,1997年,我们的产品全部从商场退出来。我从上海无锡地区请来了一些技术人员在全厂展开学习,改进技术,狠抓质量。

1998年,“双凤皮鞋”的第一家店开业,地点在省委家属院门口。口碑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特别是夏季凉鞋,一个月可以有一二十万元的营业收入。

第一家专卖店让周国荣尝到了甜头,后来她又陆续在郑州市开了七八家专卖店,“店开得时间越长,回报率越好。”

现在的“双凤”在郑州市内设有近70多家专卖店,在全国各地拥有140多家外地经销商。

也许正是靠着这种“自主经营,小步慢跑”的经营方式,双凤被称为鞋业领域的“格力电器”,不服输、不服软,一旦规模效应显现,就在激烈的鞋业市场竞争中具有了充分的话语权。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切,近几年来,双凤公司的产值、产量、利税、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以30%的速度递增。“双凤”也拥有了一大批忠诚的消费者,据统计,“双凤”皮鞋在郑州市区人均占有率高达25%,稳居河南省同行业榜首。

 

“死心眼”地做鞋业

周国荣当时的创业梦想很简单,“当时没什么事情干,以前干的也不是这一行,后来做了这一行,十几个人一起努力,我就想把一件事情给做好。”寥寥几句,她概述了20多年的创业生涯,掩过了辛勤的汗水和辉煌的创业史。

“在这个行业里,竞争很激烈。”她说,有些人很有魄力,能够动员起很多力量,扩大自己的人脉,拓展自己的企业。“我不行,在这些方面我是欠缺的,唯一能做的是尽力把这件事情给做好。”

周国荣说自己是“死心眼”地做鞋业,上面发下来的任何指示都会认真去做,从不“浑水摸鱼”,产品质量上做到慎之又慎,她把精力都投入到对“一双鞋”的认真上。“产品特点就是真皮,货真价实。”这是她对鞋最精准的把握。

从1998年开始,周国荣便开始在“双凤”展开质量体系培训,“通过学习,把产品的质量做好,培训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我不需要虚的,想要获得市场认可就要扎扎实实去做。”

如今,周国荣依然十分重视“学习”,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统一对市场需求的认知。“员工对产品的优劣有一个整体把握,即使是有很小的瑕疵,他们也会尽力去补救,希望能够做到完美,在他们看来,一双好鞋,也是一件艺术品。”

在双凤生产车间里,我们看到,过道旁边有一个不合格产品的铁柜,上面放着几双看起来已经很完美的鞋子。不是干这一行的,看不出来这些鞋子哪里出现了问题,可是我们的员工可以一眼看出来,这些不合格的产品将会被拿到检测室去检验,究竟是哪里有问题,可能是外观,可能是制作工艺上,也可能是其他。”

心无旁骛进行专业化经营,是双凤鞋业历经26年风雨峥嵘而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据了解,河南省内先期起步的河南鞋城皮革集团、骆驼鞋业集团等“大个头”企业皆因盲目多元化投资、管理松懈等因素而先后倒闭;而即使在制鞋业比较发达的江浙地带,近两年也有超过30%的企业从市场中消失。反观周国荣和她的双凤鞋业,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踏实,心无旁骛,但却坚持得最久、笑到最后。

 

信誉靠慢慢磨合

曾经,有位老太太来到郑州市东风路的双凤专卖店里面去买鞋,买过回家之后她一直觉得这双鞋是假的,根本不是什么真皮皮鞋,后来就又找回店里面。“当店员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想,不管怎样,一定要让老太太认识到我们产品的货真价实,去有关部门做技术鉴定太麻烦,于是我告诉店员直接把鞋子给剪断,拿给老太太看。”

被剪断的鞋子拿到老太太面前,她仔细观察之后,认可了鞋子的质量,但是同时又很可惜这双鞋子。“考虑到她当时的心情,我们立即又给她换了一双新的。”周国荣回忆说。

曾经,有一期河南电台的《百姓热线》里面提到有顾客投诉说双凤的产品是“豆腐渣”。当时双凤的店员们很生气,周国荣则很冷静,沉着。“当时我跟电台栏目组的人沟通,找到那位顾客,发现她的鞋子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是女儿买给她的,她放了十年一直没有穿,鞋底开始变质、老化。后来我们帮她保养了一下鞋面,重现换了鞋底。”

面对这些有时候看起来不需理会的问题,周国荣说,信誉都是靠慢慢磨合形成的,有这样一个磨合的阶段,有一个适当的解决方式,自然而然会得到顾客的信任。

“在郑州市双凤专卖店里面,每天都有很多鞋子被卖出去,但也有顾客对鞋子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时只有抱着吃亏的态度去做,正因为这样,我们这里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回头客,吃点亏把事情做好,我觉得好。”她认真说道。

“我们一开始就采用直营模式,售出的每双鞋,都会坚持给顾客开发票,凭发票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她说,有原则,才会形成信誉。

 

一颗平常心

“双凤皮鞋”,产品虽然质量很好,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双凤”这个名字很俗,很土。对此问题,她笑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有个观念叫做‘成双成对’。”于是就注册了“双凤”这个名字,后来也想过创立一些比较时尚的品牌,但是你要知道,创立一个新的品牌,并把它推向市场,是需要花很多资金的。在目前我们的企业规模还没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一步步地来。”

生活,她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好友聊聊天,“老了,每天看看新闻,报纸就足够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里,周国荣的心态更加平和了,“用一颗平常的心,对人,对事。”

对人,是宽容。

对事,是不可急于求成。

她说企业规模需要扩大,但是“现在最大的瓶颈是土地证的问题,企业服务年的时候,国家抽取了一些河南企业做调查,很多企业都提到了土地证的问题,土地证关乎能否拿到银行的抵押贷款,能否扩大企业规模。尽管我们企业还没有拿到土地证,但是我现在毫无怨言,慢慢来。”

“做企业,不能赌气。”她强调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