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弃绝,请纯粹
(2014-11-25 10:41:09)
或者是由于《星际穿越》的余威,谈《狂怒》的人并不多,尽管在我看来,这完全值得一聊。
《狂怒》好看,看的是前半段,收拾散兵游勇以及追尾大战,那不可一世的态势着实让人兴奋,但你又没有办法说它好,那是因为在这不可一世的游戏感下掩埋着许多三观很正的地雷,游戏碰上三观,想也会分裂起来。
首当其冲是战争与人性的反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反思便变成了战争片的标配,即便不是二战题材,涉及到战争总喜欢来一番反思,今年冲击奥斯卡外语片的《金橘》便是一类,似乎战争无反思便缺乏了深度,变的不值一提,听闻《狂怒》本来打算走的是口碑路线,想必也是此作祟的原因,然而反思无意义,便彻底沦为了鸡肋,前面是新兵心上人被炸死怒发冲冠,后面又变成纳粹也有人性手下留情,缺乏必要的交集之后,观众的情绪也会两两相消,起的其实是反作用,纳粹哭喊着“我也有一家老小”的意义在哪里,说的好听些,也只能用老生常谈这个词。
其次当是游戏的纯粹感,最精彩的坦克追尾大战当然是游戏,现实不可能发生,没有什么坦克傻到冲出来互轰对决,为的就是好看,死守十字路口也算游戏,但不纯粹,以五敌三百本可以做得更好,只可惜现在拍成了狼牙山五壮士,追求的是惨烈,但惨烈之下,又包含着无趣——没有什么人会一批批地傻到往坦克炮口上冲,这不是一句“我们的地盘”就能解释得了的,在这里,真实感与矛盾感又开始不相上下了。
或者是导演风格的缘故,总爱追求真实与现实的合理性,但在这部电影中,这些恰恰是不需要的,你既然玩的是游戏,如果不纯粹,那只能变成鸡肋,《无耻混蛋》里能干掉希特勒是因为这些人够牛逼,昆汀谈的只是戏剧的合理性,管他什么真实不真实,同样地,《狂怒》里这组自称牛逼的小分队既然有胆量对抗三百人,没人愿意看这些人杀身成仁的结局,那太常规,也太无趣了些。玩游戏就怕的就是无趣。
我能想象的到这一切产生的原因,一是瞻前顾后,二是野心作祟,瞻前顾后容易考虑太多,逐渐消磨了最初的激情甚至闪光点,而野心作祟,鬼知道他为什么没什么深度却偏要来聊深度,简简单单地作成《僵尸世界大战》多好,偏偏纠结了自己折腾了观众。
这世上的电影总该有许多种,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全面兼顾,但奇怪的是,纯粹的电影又少之又少,我们总爱追求大而全,如果《狂怒》能够弃绝反思纯粹游戏,喜欢甚至迷恋的人会比现在多很多,但偏偏它没有这么干,因为有人会说它没深度,会说它太简单,你拿着许多年才争取到的机会难免左顾右盼,而就在这左顾右盼中,终于丧失了自我。这时候,我便很佩服那些拍片只打算给一小部分看的导演,相对来说,他们会更纯粹。
但这也只是一种臆想,毕竟,有些人天生就不可能纯粹,无论他是面对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狂怒》好看,看的是前半段,收拾散兵游勇以及追尾大战,那不可一世的态势着实让人兴奋,但你又没有办法说它好,那是因为在这不可一世的游戏感下掩埋着许多三观很正的地雷,游戏碰上三观,想也会分裂起来。
首当其冲是战争与人性的反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反思便变成了战争片的标配,即便不是二战题材,涉及到战争总喜欢来一番反思,今年冲击奥斯卡外语片的《金橘》便是一类,似乎战争无反思便缺乏了深度,变的不值一提,听闻《狂怒》本来打算走的是口碑路线,想必也是此作祟的原因,然而反思无意义,便彻底沦为了鸡肋,前面是新兵心上人被炸死怒发冲冠,后面又变成纳粹也有人性手下留情,缺乏必要的交集之后,观众的情绪也会两两相消,起的其实是反作用,纳粹哭喊着“我也有一家老小”的意义在哪里,说的好听些,也只能用老生常谈这个词。
其次当是游戏的纯粹感,最精彩的坦克追尾大战当然是游戏,现实不可能发生,没有什么坦克傻到冲出来互轰对决,为的就是好看,死守十字路口也算游戏,但不纯粹,以五敌三百本可以做得更好,只可惜现在拍成了狼牙山五壮士,追求的是惨烈,但惨烈之下,又包含着无趣——没有什么人会一批批地傻到往坦克炮口上冲,这不是一句“我们的地盘”就能解释得了的,在这里,真实感与矛盾感又开始不相上下了。
或者是导演风格的缘故,总爱追求真实与现实的合理性,但在这部电影中,这些恰恰是不需要的,你既然玩的是游戏,如果不纯粹,那只能变成鸡肋,《无耻混蛋》里能干掉希特勒是因为这些人够牛逼,昆汀谈的只是戏剧的合理性,管他什么真实不真实,同样地,《狂怒》里这组自称牛逼的小分队既然有胆量对抗三百人,没人愿意看这些人杀身成仁的结局,那太常规,也太无趣了些。玩游戏就怕的就是无趣。
我能想象的到这一切产生的原因,一是瞻前顾后,二是野心作祟,瞻前顾后容易考虑太多,逐渐消磨了最初的激情甚至闪光点,而野心作祟,鬼知道他为什么没什么深度却偏要来聊深度,简简单单地作成《僵尸世界大战》多好,偏偏纠结了自己折腾了观众。
这世上的电影总该有许多种,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全面兼顾,但奇怪的是,纯粹的电影又少之又少,我们总爱追求大而全,如果《狂怒》能够弃绝反思纯粹游戏,喜欢甚至迷恋的人会比现在多很多,但偏偏它没有这么干,因为有人会说它没深度,会说它太简单,你拿着许多年才争取到的机会难免左顾右盼,而就在这左顾右盼中,终于丧失了自我。这时候,我便很佩服那些拍片只打算给一小部分看的导演,相对来说,他们会更纯粹。
但这也只是一种臆想,毕竟,有些人天生就不可能纯粹,无论他是面对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前一篇:不要温顺地放弃了思考
后一篇:窥探,以及走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