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欺凌”是教育师德的缺位

(2015-05-10 17:48:26)
标签:

检查作业

校园

班主任

师德

副班长

分类: 教育体育科技

校园“欺凌”是教育师德的缺位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火星小学的家长得知,孩子经常从家里偷拿钱“进贡”给副班长小A,这些年已有数千元。孩子说,小A被班主任授予检查作业和背书的权力,如果不给钱,就不能通过检查,甚至要被逼吃屎喝尿。(5月8日《安徽商报》)

    一个小学的副班长,模仿大人当官有权,竟然在长达几年时间里欺辱、勒索同学,这背后的“教育生态”让人不寒而栗。毫无疑问,在这起令人匪夷所思的校园欺凌事件中,家长、老师、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学校培养教育出这种“小霸王”,既是父母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职,更是社会之痛。

    指责小A及其父母,尽管解恨,但毫无益处,他们也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小小年纪就能“黑白两道”通吃,其未来的路令人担忧。至于说“特权”低龄化,未免上纲上线了。小A检查作业和背书的“权力”只是其欺辱、勒索同学的借口而已,而背后的暴力以及班主任的失职才是关键因素。

    从二年级到六年级,这么长时间,小A以检查作业和背书的幌子勒索、欺辱同学,若说班主任毫不知情是说不通的。最大的可能是,小J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知情或有所耳闻的,但或没当回事,或管教不够,或默认放纵,长期养痈遗患酿下苦果。  

    一个关键和普遍的问题是:对于存在暴力倾向或者正对同学施以暴力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有没有科学的惩戒机制进行预防或矫正呢?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那些“坏小孩”,哪怕是像小A这样的学生,以前老师采用又打又骂的棍棒教育,现在则要么苦口婆心,要么束手无策,最终收效甚微。

    教育惩戒功能缺失,加之父母的溺爱、孩子的叛逆,无形中放纵和助长了校园欺凌现象。面对应该引起重视的校园欺凌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对教育发出大而不当的指责和批判,也不能把惩戒教育视为洪水猛兽,如何对待像小A这样的孩子,是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现在,小A转学了,相关责任人也将面临处分,但校园欺凌未除,根本问题再次被遮掩,校园暴力怎能根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