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中黄花梨》一书的看点

(2013-07-27 08:29:57)
标签:

雾中黄花梨

海南岛

鬼脸

儋州

东方

文化

分类: 古典家具

自拙作《雾中黄花梨》一书上柜以来,编者的电话就处于“非正常”状态。在众多的喝彩和鼓励声中,编者也听到了不少发人深思的建设性意见。更有读者一再追问,编写《雾中黄花梨》一书的动机何在?哪些是《雾中黄花梨》一书的看点。对于读者的偏爱,编者在充满感激的同时,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向读者敞开心扉,来一个“坦白交代”。

关于编写《雾中黄花梨》一书的动机,首先在于,国人对黄花梨的了解并不全面,还存在有许多误区。比如,时下国人争说黄花梨,人人都为拥有一块黄花梨板材为荣,为拥有一件黄花梨家具为幸,而且有关黄花梨的书籍也已是汗牛充栋。然而,对广大读者而言,黄花梨依然在烟雾中。以黄花梨的名称为例,尽管已被国人使用多年,然时至今日,它仍然只是一个不规范的名称。也就是说,它只是个“俗称”,并非植物学上的定义,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说黄花梨充满神奇,首先在于它自身的不凡。比如,黄花梨打制成家具,可以供人们使用;制作成摆件,可以供人欣赏把玩。尤为可贵的是,黄花梨本身就是天然的保健品和美容佳品。诚如书中所言:黄花梨不温不躁、不卑不亢的个性,特别适宜打造简洁凝练的素身家具;黄花梨在显现其自然本色的同时,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黄花梨香气暗含,历久弥醇,与文人的雅好相融通;黄花梨木的纹路如行云流水般华美,其纹理与中国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等等。由此可知,正是黄花梨及其家具自身的超凡脱俗,才赢得了人们由衷地痴爱!

在如今的海南岛,但凡有黄花梨树生长的地方,无不充斥着神秘的氛围。人人虽说喜爱黄花梨,向往黄花梨,可对黄花梨树生长的具体地点,往往又讳莫如深。我本人今年三月份,在海口、在儋州、在东方、在三亚等地,都看到过黄花梨树。既有幼年的黄花梨,也有少年的黄花梨,乃至于即将长大成材的黄花梨。然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黄花梨树都享受着异乎寻常的警卫。不是生长在深宅大院中,就是被摄像头所照看着。每当有人前来参观时,黄花梨树的主人往往有如临大敌之感。更有甚者,生长于海口市人民公园的6棵黄花梨树,不仅被铁箍环绕着,被摄像头监护着,而且还二十四小时有人为其站岗值班。黄花梨在这里享受的待遇,分明是警卫一级。

基于此,编者在《雾中黄花梨》一书时,自始至终都充满着敬畏感。在“黄花梨优劣的划分不应以产地为标准”一文中,你就会读出编者的执着和勇气。

即如对黄花梨名称的溯源,对其分类及特征的分析,对黄花梨的药用价值,直至诡异而迷人“鬼脸”的形成原因,编者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深度分析,以期给出较为科学地结论。

可以自豪地说,书中所有的结论,无不是经过严密的推理后得出的。既有对权威的态度,编者也是既给予充分的尊重,但从不盲目迷信。关于这一点,“故宫里有大量‘越黄’家具是完全可能的”一文,就有很好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