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家店铺来说,除非凡事都是老板亲力亲为,不然「店长」的角色就相当重要。
春水堂人文茶馆人资经理刘彦伶表示,店长的工作职责大约有以下几个重点:负担店的成败、代替老板带好员工、店内人员调度安排、顾客与商圈关系经营、员工观念指导、干部养成与挑选、各项培训进度规划,以及环境、质量、服务的管理。
简单来说,店长等同于老板的分身,必须在现场决断大小事情,不管是内外场的沟通协调、厂商食材的进出货、顾客反映的问题处理、员工排班规划、每天的营业状况等等,一家店的兴盛衰退,有时候就掌握在店长手里,重要性不言而喻。
店长怎么拔擢、怎么用?与店铺的规模型态、老板的管理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找到好的店长,甚至是「不用店长」,就看老板如何选择。
店长的向心力很重要
「我不需要店长有多么聪明,他只要相信公司就好了。」对于店长完全采取信任管理的CYCLO老板叶吏循(Birch),重视的是店长对于公司的「向心力」。他认为店长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平台,相信公司这个「品牌」,店长才能带着员工往前冲。
员工是否值得拔擢,Birch认为看「用心」就知道,重点在于有没有将老板说的话听进去,他举例,对员工说每周五要开周会,且要有会议纪录,有心的人就会准时开会,周一将会议纪录交给老板。反过来,如果老板还要问员工开会了没?那显然就是没有用心。
「我要的是1+1大于2。」Birch认为好店长是绝对不需要老板每天盯着的。事实上,Birch喜欢用一些「小任务」来观察店员,例如公司出钱让员工考证照(但一年内离职则需付费),藉此观察员工的自我要求与向心力。相对的,Birch对于员工的薪资也不手软,店长更是除了保障年薪外,还有绩效奖金、团体奖金等等,希望让所有店员都可以与餐厅一同成长。
团体领导,取代店长独断
在店长方面,Sababa的老板徐佳彤(Alice)则有惨痛的经验。之前提拔的店长,后来不仅在事情处理上出了许多问题,而且公私不分,搞起小团体,排班方面总是优待关系较好的店员,让许多原本安分守己的店员萌生离职的念头。当时Alice不得已,只能忍痛请店长离职,几位与店长关系不错的店员也跟进离开,让店内历经人事大地震的考验。
之后Alice挣扎着是否要再拔擢新店长,最后她决定先不找店长,而是将工作分给店内的5位正职店员,等同培训5个潜在的店长。
5人分别负责柜台、厨房、排班等等,各自还有带领的工读店员,做好分内事务。比较辛苦的是,Alice必须花较多时间整合5人的信息,幸好现在LINE等群组都很方便,有问题都能马上排解。
另外,她还安排「值日店长」,每天有一人负责现场(主要是排出餐流程)并做决定,虽然少进餐厅,Alice仍然能够掌握每天店面的状况。
「大多都是由他们跟我报告,如果我主动去问某些事,那表示出大问题了。」Alice说。
因为店内许多都是年轻的员工,Alice认为:「店长的能力没那么重要,个性比较重要,要比较外向,魅力足,人缘好,也敢指挥别人做事情。」而她也经常训练他们敢做决定、敢负责,算是为未来店长预作投资与训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