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场如战场,卖场即道场。给新人机会、让老人再磨练。员工成长了,企业才能进步!

(2018-01-22 09:57:03)
标签:

店长

商场

零售服务

财经

分类: 店长道场

1999年开始,年年获利的日本无印良品营收出现衰势,获利大幅下降,至2001年,传出营收亏损38亿日圆,伴随着当时的社长有贺馨宣布引退,市场盛传「无印良品时代即将结束」,当时的专务松井忠三升任社长,接下烫手山芋。


这个从1992年就进入集团母公司(西友)人事部的老臣,带领无印良品从谷底翻身,2004年终转亏为盈。


时至2014年,集团营收达2200亿日圆,创下史上新高,创造了被日本业界誉为的“无印神话”。

 

松井到底是施了什么魔法,让无印良品重返荣耀?

 

他在《无印良品人才培育秘笈》中解答,在改革无印文化的环节中,他在「人的培育」一环上着力最深。松井表示,过往企业都将员工视为「人力」或「资源」,会给人一种「员工纯粹只是材料」般的感觉,就象是企业只是利用他们来赚钱而已,一旦他们消耗殆尽,就随时可以再换一批新的进来。

 

但假若将员工视为「人」及「资本」,他们就会成为经营企业时的宝贵泉源,经营者就非得好好照顾、保护他们不可了。

 

 

松井进一步解释,一般经营者都将部下视为私有财产,所以才会一直让员工加班工作,或是无视于部下的感受,硬把不合理的工作塞给他们去做,最终将「人才」的心力消耗殆尽,只好求去,也是因此,企业必须不断的招募跟培育新的「人才」进来,形成无形耗损,却又苦无办法解决。

 

但假若你将员工视为「人」及「资本」,你就会不断地给予他机会跟磨练,强化他的技能,此时,员工的成长就等于企业的成长,两者合为一体,就是无印良品复甦的关键祕笈。

 

以长远眼光看待新人,不要一败定生死

 

在用人上,松井对待职场新手和资深员工,各自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新人要给机会、老人要再磨练。

 

一般而言,工作者初入社会的前三年,是企业判断其能力优劣、评估其成长性的关键时刻。不过,总有些人会在这段期间内表现不尽理想,「难道他们日后就不可能翻身了吗?」

 

松井认为,相较于每个人动辄长达一、二十年的职涯,三年新手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实在没必要把短时间内的失败,看成是永远完蛋。

 

因此,他会让一些初期适应不良的员工,在内部寻找其他适任的职位,而在他眼里,「这种从失败当中改变了自己生存之道或工作方式的人,反倒更能成长为有实力的社会人,」未来也有机会变得比那些不知挫折为何物、一直成功的人要强上许多。

 

对于手下目前有些进步缓慢部属的主管,松井提醒,不要太快就判定对方的成败,而要试着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他们。

 

而如果你就是那个跟同侪比起来总在后段班的新鲜人,也不要随便就觉得「这家公司不适合我」,想要换工作,因为就算换到新环境,恐怕还是会难以忘却此时的挫折,「在某家公司失败,你只能在同一家公司扳回来。」

 

 

职务轮调、从零学起,避免资深员工太过安逸

 

许多公司都设有职务轮调制度,不过,松井表示,无印良品的异动「大胆而积极」,和一般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象是把资深员工丢到他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的部门去,在公司里就是很理所当然的做法。

 

回想过往经验,松井认为,如果让工作者在安稳的环境里待太久,他们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所以就算是资深员工,也得像新进人员一样,耗费心力从头学习不可。

 

在松井眼中,长期处在平稳状态里的员工,或许是公司觉得很好用的「出色上班族」,但是这些人也很容易因为工作「熟能生巧」,就变得擅长绞尽脑汁「调整」工作内容、「维持」现状、察言观色,再也没有必要构思有别于现况的新东西,因此在碰到问题时,也就缺乏豁出一切、突破困境的能力。

 

这样的员工,能让公司变得更强大吗?答案再清楚不过。

 

轮调制度也可以铲除组织中的派系,让员工把心力从「派系利益最大化」,转向「组织利益最大化」。

 

另外,松井毫不避讳的表示,日本人习惯群聚、不太有自主行动的习惯,容易找人依附,形成派系,最终致使组织衰退。

 

轮调制度也是铲除派系的一种方法,将业务标准化、排除了「因人设事」的可能,就算原本负责的人不在,业务照样能够运作,就能够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上。一旦察觉到「只求自己独赢也没有意义」,他们就会产生对团队的归属意识。

 

可能有人会问,轮调制度是否会让员工适应不良,造成离职率上升?事实正好相反,无印良品总公司的离职率仅5%,员工服务年资也逐年增加,更在2013年日本「最想打工的品牌」票选活动中,荣登第二名。

 

让员工去体验残酷的战场」是松井的用人哲学,因为最能让人成长的,当属逆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