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嬛嬛哥哥
嬛嬛哥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63
  • 关注人气: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几种方法

(2022-03-29 22:20:46)
标签:

转载

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几种方法

推断出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基础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学生化学知识的多寡,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地给出如下几种推断方法。

一、 电子填充次序图

“电子填充次序图”(下左是一个见之于诸多种化学教材,大致描述原子轨道中各能级相对高低的示意图。

[转载]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几种方法 

考虑到实际使用时,画出这是比较麻烦的。不一定要用圆圈来表示一个能级如用方格来代替,则可得到被称之为“简易能级图”的上中图二。这样来图,速度显著提高,观察起来也更为简洁

其实上述“电子填充工作”的蓝图主要源于,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

所以,用好这些图的前提是,清楚它们与四个量子数的关系。并结合图三做好对应知识点的如下复习。

1、该图形象地表示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图三最左端一纵列文字反映出来的是:根据平均能量和离核距离的不同核外电子分为了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第三电子层……对应于主量子数n = 12345…光谱学符号依次KLMNO……

由下到上,随主量子数即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平均能量和离核距离依次增加。

2、每个电子层包含有数目不等的亚层(也就是能级)。不同的能级源于角量子数的不同,要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如,角量子数依次为l = 0123……能级,其光谱学符号分别spdfg……

由于角量子数的取值范围受主量子数制约对于主量子数为n的电子层,其角量子数的取值范围是l = 0123……n -1这样算来,n电子层中,角量子数(能级)的个数也恰好n 即,每个电子层的主量子数与其含有的能级数相等。,第三电子层有三个能级。第四电子层有4个能级。

如,主量子数为四的N电子层包含4s4p4d4f,这样4个电子亚层四个能级

学生还要知道,那些在该图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但仍很重要的知识:

3、不同能级所含有的原子轨道数是不同的。原子轨道的数目要受角量子数的限制。亚层的角量子数(l)与其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的关系为,轨道数=2l + 1)。这样,当角量子数l 分别为 01234时,其对应能级的轨道数分别为13579…

由于每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这样spdfg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依次26101418…这些信息被归纳在了,图三最上横行的两行数字中。

由此也可以算出n的增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3250…即,图三,最右纵列的阿拉伯数字。

4无电子间相互作用能级的能量

对氢原子或类氢离子(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的离子)来说,由于不存在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同一电子层中各能级的能量是相同的。

氢原子第三电子层的3s3p3d亚层,在图中都处于相同的水平线高度。即E3s = E3p = E3d

5、有电子间相互作用时能级的能量

对于多电子原子(多于1个电子的原子)来说,电子间的相互影响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是,造成能级分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诸能级的能量不再相等。如多电子原子第三电子层的3s3p3d能量排序则为E3s E3p  E3d当电子填入这个电子层时,会优先填入能量最低的3s能级然后才是3p能级

另一点是,能级分裂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能级交错的现象。即能级的能量不完全由主量子数来做主,主量子数较高的某能级的能量,有可能比主量子数较低的某能级的能量还低。如4s 3d能级相比较,一般是前者的能量高,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E4s E3d的情况。

考虑到核外多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将核外电子能量从低到高填入电子填充次序简图时,应将观察能级高低的方法略加改变不能再按水平线来观察

1s格为轴心、将整个图稍稍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体现出能级分裂后,再来观察但是,这样很不方便。相对应的,可以把该图中的能级,用从右下到左上的45°对角线连接起来,然后,由低到高沿对角线方向逐行挨个能级地去填充电子对角线顶端后,折回相邻的下端。也就是电子填充的能级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

据此,就可以把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顺利地书写出来

这样书写出来的部分电子排布式,可能会与实测结果不符。这是因为没有顾及到洪特规则的缘故

洪特规则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nl相同的简并轨道上分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磁量子数(m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平行。据此,才能顺利写出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另一点是,在等价轨道上的电子排布采取全充满和半充满状态时,能量会较低、体系有更大的稳定性。如,属于第四周期的

24号元素Cr(铬)的电子构型,不是d4s2、而是d5s1两个能级都半满

29号元素Cu(铜)的电子构型,不是d9s2、而是d10s1一个能级全满,另一个半满

在第五周期,由于d轨道的半充满及全充满造成的特例则更是有6个之多。

41号元素Nb(铌)的电子构型,不是d3s2、而是d4s1d轨道接近半满);

42号元素Mo(钼)的电子构型,不是d4s2、而是d5s1d轨道半满);

44号元素Ru(钌)的电子构型,不是d6s2、而是d7s1d轨道接近全满);

45号元素Rh(铑)的电子构型,不是d7s2、而是d8s1d轨道接近全满);

46号元素Pd(钯)的电子构型,不是d8s2、而是d10s0d轨道全满);

47号元素Ag(银)的电子构型,不是d9s2、而是d10s1d轨道全满)

其中,除了Ag外层电子构型必须知道并会解释外。对于其他几种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应该是“了解”即可,一般不要把背住它们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

而在第六周期,d轨道的全充满的稳定性,仅2元素中有体现其半充满的作用更是没有被体现出来。

78号元素Pt(铂)的电子构型,不是d8s2、而是d9s1d轨道接近全满);

79号元素Au(金)的电子构型,不是d9s2、而是d10s1d轨道全满)

5d4f轨道填充的影响却在2原子有体现:

57号元素La(镧)的电子构型,不是f1s2、而是d1s2f轨道全空);

64号元素Gd(釓)的电子构型,不是f8s2、而是f7d1s2f轨道半满);

由于基础教学少涉及到第七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电子构型,一般也不会去讨论

基础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应以学生能解释上述6个周期中的12特殊电子构型,能独立写出24号元素Cr(铬)、29号元素Cu(铜)、47号元素Ag(银)、79号元素Au(金)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 能级组法

学习过元素周期表,学生知道“能级组”概念后,再来讨论某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就更为方便了。因为“能级组”是一个书写原子外层电子构型的模板。

理论上,能级组是一个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对应的诸多特定能级的集合。与其中各能级的主量子数及角量子数有关(有相关的计算方法)。

但在使用上,可以把“能级组”当做一个,固定顺序的能级排列。

即,与第X周期元素相关的电子填充,最多会涉及到四个能级。这四个能级的排序是:

ns(n-2)f(n-1)dnp这里的n=X)。……(1

也就是说,每一个周期都要从ns能级的填充开始。填充完其一个原子轨道的2个电子后,再填充n-2f能级(7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14个电子)。如果电子还有剩余,再填充(n-1)d能级(5个轨道,可容纳10个电子)。如果还有剩余,再填充np能级上。np能级也是这个周期的结尾能级。

当然,对于某已知原子序数的原子,在使用“能级组法”来书写其外层电子构型时,还要知道该原子的所处周期,及在该周期欲填入的电子数。

为此,学生必须要记住每一周期最后一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依次是:21018365486118(分别对应于第一到第七周期)。

即,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18,且不大于36。那它一定是位于第四周期的元素;

而,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36,且不大于54。那它一定是第五周期元素。

在判定出了该原子在哪个第几周期(能级组)的同时,还可以由此计算出,它在该能级组中需要再填入多少个电子(欲填入电子数)。

因为,欲填入电子数=其原子序数-其前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序数。

这样,只要把前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看作一个不变的“原子实”,把欲填入电子依次填入“排序(1)”中的各能级,就可以写出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写出80号元素Hg的电子排布式。

先比较其原子序数80与稀有气体原子序数间的关系。第一,80大于54(第五周期结尾),所以Hg是第六周期元素。第二,80-54=26,有26个电子欲填入这个第六能级组。

这样,按照排序(1),就可以自然地写出,[Xe]6s24f145d10刚好够26个电子)。

最后,再把能级按照主量子数由低到高顺序统一(调换次序)。就得出了最终的[Xe]4f145d106s2”。

2,写出50号元素Sn的电子排布式。

比较原子序数50与相关稀有气体原子序数间的关系。第一,50大于36,所以Sn是第五周期元素。第二,50-36=14,在这个能级组中要填入14个电子。

这样,按照排序(1),就可以自然地写出,[Kr]5s24d105p2刚好够14个电子)。之所以,没有填写出3f能级,是因为在第三电子层上,不可能有这个能级(该电子层最高是3d能级)

最后,再把能级按照主量子数调整一下位置。就有了最终的[Kr]4d105s25p2”。

在这两个例子中,都没有涉及到能级交错的问题。如果,涉及到d能级的半满或全满,那就要对ns(n-1)d能级中的电子数进行相应的“重新分配”。对于(n-2)f能级,也是一样的。

在讨论上述两个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时,排序(1)中的4个能级,好像并没有全部用到。这与所讨论原子的原子序数有关,准确说是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

一方面,与欲填入电子数的多少有关。如果欲填入电子数是1。它连ns轨道都填不满(2个才满),当然就不用考虑其他的能级了。只有欲填入电子数足够多,才会涉及到更多的能级。

另一方面,与所填入的能级组(周期)有关。

如,第三能级组中,就只有3s3p能级可被填充。因为(n-2)f1f,而(n-1)d2d。它们不符合主量子数对角量子数的要求,也就是在第一电子层不存在1f能级,在第二电子层也不存在2d能级。对这些不存在的电子能级,只能是舍弃掉。

考虑到第四电子层才有f能级。从(n-2)=4”不难判断出来,只有第六或第七周期的元素才要考虑nf能级的填充。

(n-1)d能级的填充,只有在周期数等于或大于四时,才要考虑。至于np能级,那就只有第一周期不用考虑了。

欲填入电子所在周期涉及到的排序(1)中所需考虑能级间的关系为:

[转载]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几种方法 

在用能级组法讨论某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时,要根据电子所填入的周期,对排序(1)中的能级进行必要的取舍。

三、族序号法

当学生熟悉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也就是掌握各族序号的排列次序、及根据电子构型相似性进行的分区后。据此来推断某原子外层电子构型的方法,可称为“族序号法”。

其依据是,在某周期中填入的电子数,与其族序号及外层电子构型,均密切相关。

[转载]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几种方法 

 在熟悉了周期表的元素分区及电子构型,及族序号与该周期欲填入的电子数的关系后,就更容易据原子序数来确定其电子构型了。

因为,对许多周期的欲填入的电子数,与其族序号是直接相关的,而族序号又与电子构型直接相关。即,上表最上面一横行“填入电子数”的个位数字,居然能与其下面一行的“族序号”数字,基本吻合。

这种,据欲填入电子数直接判定元素所在族序号,进而给出其电子构型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种关系来讨论:

第一种关系,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欲填入电子数就是其主族数。

3,写出第8号元素的电子构型。

第一步,与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进行比较,确定出它位于第二周期,欲填入电子数为8-2=6

第二步,根据欲填入电子数6就可以断定,该原子是A族元素。

它位于p区,6个电子为2s22p4构型。

第二种关系,第四、第五周期元素,欲填入电子数的个位数与族序号几乎相等(除了910的情况)。且主副族有规律变化(两端为主族、中间区域为副族)。其具体的关系为:

当欲填入电子数是12时,对应的就是AA族;

当欲填入电子数是345678时,对应的是BBBBB

当欲填入电子数是910时,对应的是族的后两个元素(就这两个元素较特殊);

当欲填入电子数是1112时,对应的是BB族;

当欲填入电子数是131415161718时,对应的是AAAAA0族。

4,写出第26号元素的电子构型。

第一步,与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进行比较,确定出它位于第四周期(稍大于第三周期的18Ar),欲填入电子数为26-18=8

第二步,根据欲填入电子数8就可以断定,该原子是族的第一个元素(Fe)。

它位于d区,为3d64s2电子构型。

5,写出50号元素的电子构型。

与稀有气体原子序数(36)比较,确定它是第五周期元素,且欲填入电子数是14

就此,可直接判定出,它是A族元素。

位于p区,电子构型是5s25p2(前面当然还有4d10能级。但在写p区元素的电子构型时,一般不把4d10写出)。

第三种关系,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由于在这些周期的开始阶段就有f电子的填充,且可能会多达14f电子。所以,欲填入电子数不再简单与族序号对应。

当欲填入电子数大于16时,就要先把这14f电子减掉。剩余的数字,就可以与族序号对应了。

6,写出80号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

与稀有气体原子序数(54)比较,确定它是第六周期元素,且欲填入电子数是26

这个元素一定有f电子填充,并且是14f电子,应该先减去。26-14=12

也就是,在其余能级上要再填入12个电子。据此,就可以确定,它位于B族,电子构型是5d106s2

7,写出68号元素的电子构型。

与稀有气体原子序数比较,确定是第六周期元素,欲填入电子数是68-54=14

考虑到这个周期有f电子填充,并且可填入14f电子。可以预计出来,先填入26s电子后,剩余的12个电子,是不够把4f能级填满的。

可以确定,它位于镧系,电子构型是4f126s2

作为族序号法的逆向使用,当知道了元素所在周期和族序号后,不但可以直接写出该原子的电子构型,也可以很方便地推断出其原子序数。

如,对于第三周期,第A族的Si。其电子构型为3s23p2,原子序数就是10+4=1410为前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序数)。

 

如,对于第四周期,第族的Ni(三元素中最后一个)。其电子构型为3d84s2,原子序数是18+10=2818为前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序数)。

 

如,对于第五周期,第B族的Ag。其电子构型为4d105s1,原子序数是36+11=47

 

如,对于第六周期,第A族的Tl。其电子构型为6s26p1,原子序数是54+14+13=8114f能级电子填充数)。

 

  从上述三个方法涉及到的这些例子不难看出,这三个方法的最适宜使用范围是各不相同的。

对于原子序数较小(前三个周期、原子序数不大于18)的元素,可以用电子填充次序图法。而对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再用这个方法就略显繁琐了。

在讨论第四、第五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在1954之间)时,族序号法最为简洁。

对于第六、第七周期的元素,恐怕还是以能级组法最为稳妥。

还要注意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有多种表示形式,有不同的术语。相互间不要混淆。比如,

轨道表示式:对C原子有,[转载]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几种方法

电子排布式、或电子结构式,两者涵义相同,也都可以写为有原子实的形式。

Fe原子可写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Ar]代表原子实)。

对于p区的Sn原子可写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2,或写成[Kr]4d105s25p2

电子构型、价电子构型、价电子层排布、外层电子排布,基本是一个意思。

Fe原子为3d64s2

对于p区的Sn要写成5s25p2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