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心病介入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

(2011-09-26 13:32:13)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房间隔缺损

心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三尖瓣

健康

分类: 心胸疾病

(一)年龄与体重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心导管术包括诊断性及治疗性导管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早期报告新生儿心导管术后24小时死亡率达29%,这是由于新生儿复杂心脏畸形多、心脏及血管腔小、循环容量小、心肾调节功能差。另一方面这些小儿在心导管术前全身情况不良或处于濒死状态。近年来由于心导管技术及监护技术的提高,介入性导管术改善异常血流动力学,调节动脉导管开放与闭合药物的应用,明显纠正低氧血症及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使心导管术的死亡率下降。

鉴于新生儿及小婴儿期出现症状的先心病都比较严重或多为复杂性心脏病,因此选择介入性导管术进行治疗时,需要权衡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结果,以选择最有利于先心病疗效的方法。通常在新生儿期需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病人,都需在有相当条件和经验的小儿心脏中心进行,并和外科密切配合,以作出最优的选择及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急诊处理。

除新生儿期先心病具有以上特点外,对于<6个月婴儿有明显症状出现的先心病,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时,由于病情较重都要进行术前仔细评价先心病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决定治疗方式。所有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尤其<6个月进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都较幼儿及年长者为高,尤其需进行经动脉操作者。

 

(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类型

根据多伦多儿童医院统计,经皮球囊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并发症发生率42%,四联症并发症发生率40%,主动脉缩窄球囊血管成形术发生率30%,其它经动脉进行操作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都较高。

 

(三)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

和外科手术一样,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都加重术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经过是否顺利。另外重症先心病,直接影响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实施。

如婴儿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常伴有左心功能不全,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有右心发育不良等进行球囊扩张术,术前及术中术后都可发生并发症。对于婴儿大管型动脉导管未闻伴肺高压者,不适当安放封堵器引起降主动脉或左肺动脉血流受阻,或封堵器脱落,随血流漂至周围血管,容易引起股动脉血管并发症等,对于伴有左或右室功能不全的心肌病、伴有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者,一旦房间隔缺损关闭,可加重左心、右心功能或左右心功能不全。对于这些病人都需要在术前进行严格的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术评价,并进行内科药物综合治疗,权衡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的利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