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在我国,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居各种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很多人已经谈“心”色变。其实这是人们对于心脏病缺乏了解与认识。2014年9月28日是“世界心脏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身体发出的早期心脏病预警信号。
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轻症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可恢复健康。虽然心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然而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
出现以下8个心脏病预警信号时,大家应高度警惕。
1、打鼾等睡眠问题
睡觉鼾声如雷,会降低血液含氧量,增加心脏病风险。睡眠呼吸暂停患者,5年内发生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是正常人的3倍。
2、心律不齐
心跳节奏紊乱,如心动过速、心悸等,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症状,甚至诱发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3、气短
气短,特别
标签:
杂谈 |
风湿性心脏病的类型很多,以病变部位分有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三尖瓣病变、肺动脉病变以及联合瓣膜病变,按照风心病损害类型可直接分为瓣膜关闭不全和瓣膜狭窄。病变类型不同,病变阶段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而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是分段治疗,出现手术指征时及早手术。
无症状期以防护为主
目标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另一方面亦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适当的体力活动与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时,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合并并发症以药物治疗为主
1、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服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
2、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急性肺水肿处理与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肿相似,不同之处是不宜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张血管药
标签:
杂谈 |
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简称,其中尤以二尖瓣狭窄多见,约占总数的90%以上。据了解,风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中青年,也是导致中青年中风偏瘫、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中青年高发的风心病占脑栓塞的40%以上。
风心病为何引起中风偏瘫?
“中风”“风心病”两个名词在患者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以专业医师的眼光,得了风心病就必须预防脑中风。这是什么原因呢?增厚肿胀的瓣膜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上容易形成血栓,在增厚、变形而粗糙的瓣膜上也可产生附壁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内,就发生了脑栓塞。
中青年风心病防治意识堪忧风心病
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健康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风心病侵袭青年人心脏健康已不罕见,因此在某些特定场合如过于兴奋、激动、运动或者熬夜时发生猝死概率也不断提高。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年轻人认为风心病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还年轻根本不用担心,这使得很多中青年罹患风心病而不自知,常把发病时的发热、乏力误认为一般的感冒发烧,直到心脏功能
标签:
杂谈 |
风湿性心脏病不同于其他的心脏疾病,在发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我们稍不重视,风湿性心脏病同样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从而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而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只有进行换瓣膜手术了,那样我们将会遭受手术的痛苦和之后抗凝治疗的困扰。其实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就可以通过食疗来有效预防和治疗风心病。
风心病的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1、限制食盐的摄入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产生水肿现象,所以需要限制摄入的食盐量,以预防水肿加剧,心脏负担陡增,通常情况下,风心病病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在1-5克之间比较适宜。
2、饮食减少高脂肪
吃太多高脂肪饮食以后,不容易消化,会加大心脏的负担,一些情况下还会引起心律失常,所以对于风心病患者来讲要少吃或不吃高脂肪类的食物。
3、减少摄入含钠食品
与限制食盐的原因一样,风心病病人应该减少摄入含钠较多的食品,例如香蕉等,以避免造成水肿。
多喝柠檬汁可治疗风心病
标签:
杂谈 |
据威海新闻网报道,前些时间,58岁的孙先生由于突感胸闷并且伴有心慌和下肢浮肿的症状,前往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生认为,孙先生的症状表现疑似心脏病,需要马上到上级医院进行检查。第二天,孙先生拿着他在上级医院做的心脏彩超来复诊,医生发现,孙先生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病。据孙先生介绍,他最早出现这种症状要追溯到2001年,当时他患重感冒未曾用药,延续了一个月才痊愈。之后他就经常感觉心慌、无力。经专家诊断,孙先生患的是典型的“感冒治疗不当引起的严重风湿性心脏病”。
易把风湿性心脏病当感冒
在风心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在发病之初并不认为他们的病与心脏有什么联系,他们常把发病时的发热、四肢乏力等症状误认为是一般的感冒发烧,但这些患者往往在过了若干年之后大病来临时,才想起当年自己的马虎大意,而往往这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青少年反复感冒需警惕风心病
上面介绍到的孙先生只是一个个案,孙先生是在58岁的年纪才发现了自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但是实际上发病的根源要追述到10几年前,也就是在
标签:
杂谈 |
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病死率为20%,明显高于中青年人(7.3%),这与老年患者的病情多进入晚期和并发症有关。死因主要是心衰,其次是栓塞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加强护理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老年人风心病的护理需注意什么: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风心病患者最忌劳累过度,老年人要注意多休息,劳逸结合,睡觉前不要看刺激性的电影电视,也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在心功能允许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或轻体力的工作。
2、观察患者体温
注意观察老年人的体温变化,一旦发热,说明有风湿活动或感染,要及时治疗。一般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脉搏每分钟增加10次左右。
3、观察老年人呼吸
一旦老年人发生呼吸困难或者在夜间睡眠中易憋醒,表明已经开始出现左心衰竭,此时可以改变患者卧位改善呼吸。如可以采取半卧位或两腿下垂,较减少回心血量,防止肺水肿。另一方面,右心衰竭者会出现水肿现象,此时要注意记录液体出入量,同时要注
标签:
杂谈 |
秋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的变化多端等原因,此时除了要正常的进行体检和日常调理之外,科学的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初秋吃什么保护心脏健康呢?
1、坚果类
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脏病十分有益。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有利于预防心脏病。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心脏病。
2、马铃薯
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3、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有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南方也开始逐渐步入秋天,天气逐渐变冷,温差变化大,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了。而且温差的变化,可使人机体免疫细胞倦怠,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也是诱发心脏疾病的常见因素。因而秋冬应注意养心、护心,防止心脏病的发作。
着凉感冒、血压波动、饮食不当是秋冬心脏病高发的三大主要诱因。日常护理应注意做到以下“八忌”:
1、忌晨跑。
睡眠时人体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晨起突然大幅运动,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清晨室内外温差较大,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程主任认为,冬季不宜晨练,应等太阳出来后再去锻炼为宜。
2、忌大量进补。
中国素有冬至进补的习惯,但进补要根据个人体质。程主任指出,冬季活动少,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忌饱食。
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
标签:
杂谈 |
据《印度时报》报道,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揭开了亚洲人更容易得心脏病之谜。得了心脏病需针对病情,找准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病需趁早治疗,拖延治病或可错失治疗良机,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亚洲人易得心脏病
《印度时报》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安特耶•艾伯特博士对10名21-22岁的男性亚洲参试者皮肤样本中提取iPS干细胞(全称iP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俗称皮肤干细胞)进行分析,以研究ALDH2基因突变对心肌细胞及心脏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具有东亚血统的人,体内ALDH2基因常会发生变异,导致某些蛋白质失去活性,进而增加心脏病风险以及心脏病发作后的病情控制效果。也就是说,亚洲人容易患有心脏疾病。
患有心脏病治疗需趁早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心脏病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当确诊为心脏病时需提高警惕,尽快寻求最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