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闫跃龙:为什么对房价的焦虑是错的?为什么减肥应该多吃肉?

(2017-03-18 12:31:08)
标签:

杂谈

​​

​记得之前《第一财经周刊》每期都有一个对名人的专访,其中必有一个问题:什么是你以前深信不疑但是现在却怀疑的?最近读到的一些东西,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深的感受。

 

(一)

 

最近这周,整个网络的情绪都是焦虑的,无论是清华毕业生们对北京房价的控诉,还是大家对咪蒙助理每个月5万的羡慕嫉妒恨,或者周五如传言所说的北京房地产调控的成真。

 

听梁冬读庄子的《庖丁解牛》,非常有感悟。现在每个人都是焦虑的,对不断上涨的房价焦虑,对这次没有升职焦虑,对领导不认可焦虑,对女孩拒绝自己焦虑。如何应对这些焦虑?梁冬给出的答案是Zoom in,Enjoy now,就是聚焦专注,活在当下。

 

就像庖丁解牛,那么大的一头牛,似乎无从下手,差的屠夫用刀剁骨头,好的屠夫用刀割肉,但是庖丁却是聚焦在牛的内部构造,找到牛的骨头之间的缝隙,聚精会神,游刃有余。最后,牛哗地一下整个解开,功成名就,而刀19年如新。

 

面对如此高的房价,焦虑解决不了问题,顺其自然,当你聚焦专注在自己的工作或者事业上时,有时候突然就功成名就、买得起房子了。或者你在北京买不起房子,就顺势到家乡发展,或许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天天纠结焦虑,最后的结果是一事无成。

 

(二)

 

读《人类简史》,颠覆我的是对农业社会的看法。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一直是,从狩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是一大进步,因为人们终于不用茹毛饮血、居无定所了,我们征服了土地,种出了粮食,养出了家禽,丰衣足食。

 

但是《人类简史》换了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变化,一个不是从人本身看的角度,而是从大自然更平等的角度。农业社会,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人类,而是小麦,为了种植小麦,帮助小麦成为植物的霸主,人类本身不得不每天躬下身子辛勤劳作。

 

最大的受害者是鸡、牛、羊这些动物,他们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却过着悲惨的生活。牛被阉割,一辈子只能耗费在人类的鞭子下和狭窄的牛棚中;为了让牛产奶,奶牛只能不停地怀孕,而生下来的小牛刚出生就被宰杀;被用来下蛋的鸡一辈子可能走不了几米路。

 

再来看我们歌功颂德的农业革命,更多的是一场灾难。

 

(三)

 

这场灾难对于人类本身也是。

 

最近读一本叫做《谷物革命》的书,再次被震撼。我们曾经被教育,脂肪、胆固醇都是不好的,而谷物尤其是那些粗粮对人体是好的。但是这本书颠覆了这一切,认为各种主食、谷物是肥胖、慢性头痛、失眠、糖尿病、癫痫、帕金森症等诸多疾病的根源,而脂肪和胆固醇则实际上对心脏和大脑有益。

 

这不是危言耸听,一切还是回到人类自身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在过去260万年时间里,更多的是吃野味、时令蔬菜、偶尔的浆果,但是因为农业革命,现在我们却主要在吃谷物和碳水化合物。食物变了,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没有变,这是现在糖尿病、肥胖等高发的主因。

 

这已经被不少人得到了验证,现在有一种减肥的好办法,就是少吃糖、多吃肉,这个糖就是主食,甚至有人在网上努力去推广旧石器时代的饮食,以和各种现代病做斗争。

 

所以,我们看到、听到、被教育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对的,需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批判的态度去看待一切,包括粗粮,也包括北京的高房价。

 

附: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全文翻译: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大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http://mmbiz.qpic.cn/mmbiz/wRTiaAAqy7N9l5lDoxbj9LcIwFdKkK9YKDnIQmTJuWqA1RG5LNicQ8IFeeRgu7ib67Xwdj1vbibLQv5NwBKvPericG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