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写下“夜雨”二字,脑海里回荡起周云蓬的声音,那浑厚嘹亮饱满的音质诵读着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几年前,在博客里散步,第一次听到周云蓬,播的是他的《盲人影院》,被这样的声音迷住,后来又听了他的《悬棺》《沉默如谜的呼吸》《关山月》。歌词曲风都挺特别,也曾为他是个盲人而唏嘘感慨。
他似乎热衷唐诗,在李白的盛唐气象里歌如狂,也在杜甫的安史之乱中沉吟放悲。音声的质感和饱满度让人联想到他浓密的头发,他傲然的髭须,他那隔着墨镜“视而不见”却早已洞然的犀利眼神。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曲《关山月》,在这雨声细微的夜晚,一点诗韵的节奏。
❀
二
歌手陈琳去世之后,她生前的作品一度热起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和静池喜欢唱她的《雨夜》“雨潇潇的夜,心情好冷清,听着雨在滴,回忆往昔”,静池的嗓音略微沙哑,这种沙哑其实跟她纤瘦单薄的样子极不匹配,她唱出来的沧桑感,也跟她的单纯狡黠极不匹配,可她就是喜欢唱这样的歌。后来又去唱张靓颖的《冷雨夜》“这城市人太冷漠,悲伤的只剩下我”,反正是各种各样的失恋状态和歇斯底里。
歌曲里有情绪,但情绪终究会消散。不消散的,是一年一年冷雨交加的秋天,深黑的长夜,以及生活里疲惫不堪挣扎无力的不安灵魂。
静池有一个女同学,典型的励志型灰姑娘,现在每天在微信圈晒她的幸福生活,那些欧美风情的照片搞得她觉得自己太悲惨,人生简直就是坐井观天之蛙的大杯具。怎么改变呢?她忧郁的小眼神对着我。
只能说:人生的选择何其重要。
❀ 三
小时候,家里的土房子遇到下雨就没法安心睡觉,常常睡到半夜被母亲叫醒,抱着枕头在炕上寻找安身之所。房子的角落里放着坛坛罐罐,雨水滴滴答答,一只碗或者一个脸盆,响亮的被辨别出来材质。偶尔伸出胳膊,往被子上一搭,湿漉漉的一片雨迹,小小的心竟然起了哀愁,比如明天泥泞湿滑的小路,漏水的胶鞋,更加要早起的黑沉沉的早上,短暂的回家吃饭时间,阴雨天昏暗教室里模糊不清的黑板,愁着愁着还是睡去了。
下大雨还要上学的早晨,要穿上厚大的衣服,低头能嗅到陈旧的木箱气味,手放在兜里,偶尔从布缝里扣出几颗去年的麦子,戴着母亲的旧纱巾,撑开黑布大风,顶着大风艰难的出门,以为人生的辛苦莫过于此。
只是等到长大,等到更多的不能言说之艰辛都接踵而至,才知道人生的冷雨其实没有过去,天空一直破敝,再多的容器都盛接不住。
❀
四
隔窗听雨时,独坐深井中。
难得此刻,此心,此处。
这段时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煎熬,身体上的劳累疲惫已经无以复加,心里的折磨也只有自己最明了。无处求助,无处诉说,也不必。自己的人生,就自己生活起来,任何形式的借口都放下,不要抱怨,唯有坚强地坚持,他们不懂,不会懂,那又何必去期望他们来给你支撑。
两只肩膀酸痛难举,就盼着晚上到来,能有片刻的休息。这样的时刻一旦到手,又不舍得都用去睡眠,还想翻翻自己喜欢的书籍,听听音乐,和好友聊聊天,最好的是能静心写一写字,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息,是的,有人也曾这样对我说:书写于我,就是休息。
雨夜皆好夜。
敲着窗,敲着芭蕉,敲着我日日穿行的竹下小路,敲着一个和另外一个不眠人的心。
❀ 五
有过细密如丝的雨夜,临着大海住过一晚。
海浪与潮声是夜晚的礼物,它们化作无数小刀,在我记忆的船头雕刻。
我觉得雨落在海里,落在远远的漆黑深处,没有踪影却真实来过。
我觉得雨落在海里,落在那一只带灯的船上,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停留在迷雾之中久久不动。
我觉得雨落在海里,落在被思念的海风里,一个人的名字乘着风,乘着细雨,捉迷藏一般,不肯出来晤面一谈。
后来,雨停了,海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小心睡去,醒来时海声依旧,而我的心竟像错过了什么而略带遗憾,天色微明,深凉的早晨,像最熟悉不过的秋末,带着霜气的凛冽。
❀ 六
雨声紧促,落在鼓上一般。
这律动里是永不疲倦的人间春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