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秘境行】诺邓,源起于井,扬名为腿,钟情其旧

2024-03-18 09:47:23
标签: 诺邓 井盐 火腿 千年白族村 旅游

在云南大理云龙县的深山中,隐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它就是诺邓古村。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在这片宁静的山谷土地上,茶马古道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诺邓号称千年白族村诺邓这个地名从唐代延用至今,白语的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想来原是一个山高林密的去处,之所以吸引人们来起房盖屋,安家落户,是因为这里有盐井。

诺邓,源起于一口盐井;诺邓,扬名为一只火腿;钟情于它的旧。

传说是一个牧羊人最先发现诺邓卤泉的。他的羊群总爱跑进一条沟谷去舔食地上渗出的泉水,每次都要扬鞭催赶才肯离去。牧羊人满腹疑惑,就用手指蘸了点泉水尝尝,发现那泉水是咸的。  这是一个让人欣喜若狂的发现,人们闻讯赶来,在这里开凿盐井,取水煮盐。诺邓盐洁白细腻,质量上乘,很快扬名滇西。盐商们也蜂拥而至,沿着崎岖的驿路把诺邓盐贩卖到四面八方。

在如此千山万壑之中,出现如此一座千年历史,并且是富甲一方的村寨,实属让人称奇、称怪,但这座村子确实属于真正的老天爷赏饭因为天赐难得的天然盐井,让这里繁荣千年,至今这口盐井依然咕咕往外冒着卤水。2000多年的供养,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令人动容。

如今在诺邓,我们还能看到传统的煮盐方法,农家院落里置一土灶,上架一口大铁锅,锅里卤水沸腾,泛着雪白的盐花。

这里土法制作的盐,依然通过古村的腌制火腿和旅游纪念品等得以保留下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诺邓火腿推介给观众,悄然隐退的小山村诺邓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火爆一时。村口向外运送火腿的马匹

诺邓火腿选材为放养的山猪,用诺邓井盐腌制,味美色鲜,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之一。诺邓人家的屋檐下都会或多或少挂着几只火腿,它们成了诺邓古村的标配。

一只上好的诺邓火腿,腌制好后还须风干3年,待其脂肪氧化后便成绝佳美味。此时切开,肉色鲜红,艳如胭脂,若配以青椒炒了,红绿相间置于盘中,可谓色香味俱全。

诺邓火腿极佳的口感自然是离不开诺邓盐,还有诺邓的气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霜期较短,适宜腌制品的储藏保管。

想拍诺邓的全景,在村口是拍不好的,对面山腰有个观景台

依山而起,尘封千载的山村,恍若被时光遗忘,满眼红泥墙青灰瓦,没有雕饰的色泽,经年流逝,愈久愈深,厚重、气派,而现质感。

一个房屋密集、绿树掩映的村落突然跃入眼帘,灰黑的屋脊、飞扬的檐角、土红的墙壁,无一不陈旧黯淡,无一不喑哑肃穆,却一律散发出非同凡俗的气场。

据统计,云南诺邓目前完好保留有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40多座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和20多座古庙宇。

诺邓民居一幢接一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状如蜂巢。复杂的地势迫使它们不得不沿着山形层层递升,前面人家的后墙连着后面住户的院坎,后面住户的大门远远看去就像开在前面人家的屋顶上一般。

村子分两边,右侧山路平缓些,有比较多的古建筑,如龙王庙、万寿宫、盐局和贡爷院等,以及通向大理的古盐道。

这里的很多历史人文故事颇为特别,比如这里的龙王庙,并不是祈祷风调雨水多多滋润土地,而是希望降雨少一些,减少雨水淡化盐卤水的程度,避免熬煮盐水的难度增加。

“古盐局”遗址,管理盐税的机构。明朝时期,在诺邓设立了五井盐课提举司,使其成为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之一。诺邓因盐而兴,成为当地最早的盐业中心之一,古代盐税的收入是财税的重要来源。

如今变成了“老协”所在,里面没有人活动。

万寿宫闭门上锁,外面看起来很不起眼

这里的村子老屋子众多,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可以见到以往只在历史大户人家,才能见到的木雕和砖雕等房屋装饰。虽时过境迁,但精巧的木刻镂空雕刻,隐藏着这座村子以往户户人家,非凡的财富和高光时刻。

右边的建筑群有山路通向正面的村落

踩着千年盐道的石阶,深深烙印,马帮的蹄痕,诠释了与世隔绝的曾经繁盛。

石板道路只能人行和驴马通过,村里的一些民居作为了民宿,来这里住宿的旅客的行李,都是村民用绳子绑在骡背上,牵着脖子响着铃铛的骡子,运送到山坡上的民宿里,村里运输依然沿用了茶马古道传统的方式。

这是一个古建筑的博物馆。你可以沿着一户接一户的人家,从明朝走到现在,从世俗百姓的庭院走到承载万众信仰的庙宇,从古驿路走到贞节牌坊······

藏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深山的诺邓,坐落在蜿蜒的沘江之畔,群山环抱,隐于雾霭。在这片被绿色环绕的土地上,古老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间,与郁郁葱葱的植被相互辉映,宛如时光的杰作。

村里的的古建很有看头,有保留完好的祠堂、衙署、庙宇等,不像很多地方的古建被修葺的很现代,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古建的风貌,可以见到“立体”的历史。

在古村的山坡出村的路上,有着“滇西第一木牌坊”,是一座精雕细刻、精美绝伦的石基木结构飞檐斗拱的建筑,它是孔庙的棂星门,兼为玉皇阁山门,过了此牌坊,石块路分两路而上,一路通文武二庙,一路斜插玉皇阁。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玉皇阁,是当地较为代表性的一处古建筑。玉皇阁在村子的山坡之上,需要爬山20多分钟才能到达,山路颇陡。

台梯子集市,因地处台梯状山坡而得名,回望历史,如今偏远的山乡诺邓,曾是联通各地的要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达临沧、耿马,西至腾冲,再入缅甸,北及丽江、西藏。熬制出来的盐以及米、肉、火腿、酱菜,加上来自周边各地的土产、百货,均在此交易。

诺邓,起起伏伏的千年岁月让它变得厚重深邃,即便在晴空下也觉得它披着一身暮色,处处流露古韵与典雅。

游客们来来去去,很多人带走了美味的火腿和洁白的盐,而有的只带走一段老旧的时光~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