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只如初见
(2025-08-29 08:10:28)分类: 烟花易冷 |
七夕,只如初见
乙巳蛇年“七夕”,公元2025年8月29日,周五。蛇年是闰六月,“七夕”姗姗来迟。
“七夕”,成为消费标签的中式情人节,源自资本及商家的策划推广。从汉字角度,“七夕”加“一”(鹊桥)是个“死”。隔着星河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很像现实生活数不清的两地分居,我们的春节人口大迁移,是太阳系奇观。等待鹊桥相会的婚姻,是共同经营的事业,是某个图腾或精神符号,以及传宗接代的仪式与践行。然而,爱情的初心,本该是纯粹的两情相悦,不该被社会符号完全覆盖及取代。
故而,“七夕”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爱情演绎。一个版本是现实主义,警示着爱情(婚姻)作为社会符号适宜门当户对,另一个版本是浪漫主义,赞美着爱情(婚姻)是跨越阶层的自由奔赴。中式爱情,浪漫只见于《诗经》,凄苦是常态,玉帝王母见不得不同阶层的两情相悦,连法海也要多管三界闲事,又是谁定义的天下秩序以及人妖殊途?猪猴与牛马入了名册,是神仙,没有名册,则是妖怪。梁山好汉换了装,就从起义军换脸保皇派。怎么剪辑,看剪刀在谁手里。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这是顾城在12岁时写的诗。我距离上次见到满眼繁星很多年了,那也是童年时对于银河鹊桥以及乘凉故事的回忆。
新生代的童年,更早消逝了,且无法挽回,娱乐时代网络时代城市时代灯光时代,是一人一手机的孤独时代,抬眼望天空,一无所有,孤独不止盛放于地上。银河看不见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也难以展开。
若没有鹊桥,牛郎织女恐怕不是爱情故事,七月初七也只是普通日子。之所以,给一些日子赋予意义,因为即便生而普通,活着仍旧需要意义,这代表着希望与美好,尤其是成为无数暗夜挣扎里的盼头。毕竟,别人的镜头,是精心裁剪的幸福片段;自己的经过,是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李小龙说:“像其他人一样,只想学取胜的方法,却从不学如何接受失败。学会接受失败,学会死亡才能从中解脱。所以当明天来临,你必须放下雄心壮志,去学习死亡的艺术”。这就是“七夕鹊桥”披上爱情外衣的意义——向“死”而生。
王菲唱了《因为爱情》,谢霆锋唱过《因为爱所以爱》,“谁也不用给我一个美好时代,我要你现在”——喜欢这句歌词,虽然她和他的爱情彼此隔岸望了二十多年。人们总是不长记性,人生苦短,拥抱要趁早,春节和中秋之间,隔着清明。
生生世世的爱与相见欢,是星星与星星的距离。日子,因为纪念而记得,而记得往往属于忧伤,毕竟快乐无法重现。但希望我们记得当下的快乐,当这些快乐成为背影时,难免又会成为忧伤,如此,还不如让过去的过去,让将来的过来,不惊不扰,少悲少喜,一切还原:只是日子;只是爱情;只是初见。
前一篇:曾经年轻,依然年轻,因为年轻
后一篇:这些年,我喝过的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