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样年华,春光易旧

(2025-02-19 08:55:49)
分类: 看上去很美
花样年华,春光易旧

2025年2月18日(正月廿一,雨水),我下班后赶去影院看了18:30场《花样年华》25周年4K高清修复导演特别版。此次上映的影片时长为103分钟,比过去的版本多了5分钟,该片段是2005年戛纳电影节放映的未公开素材。本次重映,王家卫明确表示“仅限影院,永不登陆流媒体。”
二十五年前,年轻的我,还喜欢大碗喝酒,看的是影碟版《花样年华》,云里雾里,不懂含蓄的含义。而今,电影彩蛋多出来的几分钟是另一个周慕云和另一个苏丽珍在四十年后平行时空里的“发生”。这个观影体验,像是一次酒后苏醒,所见的桃花春风皆是新的,想起二十五年前的落花时节,故事里的人与事早已留给了旧时光。

区别于旧版《花样年华》的“引而不发”,新增加的“发生”,让我想起三十二年前的另一部伟大电影《霸王别姬》。陈凯歌的电影版,张国荣饰演的虞姬最后选择了引刀成一快。让批判,成了使命。李碧华的小说结局是,“若干年后,段小楼和程蝶衣在香港的澡堂子里重逢。言语不多,坦诚相见;多少前尘往事一带而过,一世情愁烟消云散。洗完了澡,两个人各走各路。”而活着,才是主题。
爱情,是特定时空里的触碰。同样的两个人,时间错了,空间不对,爱情就不会发生。世间所有的相遇,固然是久别重逢,但既可能是漂洋过海来看你,也可能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别说是人与事,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什么天气做什么美食,皆是时光的安排。连建造传统构造的大殿,“所用木头的方位要跟它生长的方位相同”,长在山南面的树木,建造寺庙时就要用在南面。类似的表述,盐野米松写在《留住手艺》,《树之生命木之心》的书籍里,让人感慨时光里的生长与时光里的制造,皆是可遇不可求,以及“一片苍山石,遥怜巧匠心”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况是爱情。

喜欢王家卫的镜头语言,这部电影由杜可风与李屏宾先后掌镜,我看过几部关于两位大师的纪录片,有助于理解他们所摄画面的取舍与立意,是另一种无声的对白。总是隔着什么,一秒是正视,下一秒是偷窥,之前是抚摸,之后是诉说,这些画面是主人公的情愫表达,更传递着导演的意图,制造了氛围,又抽干了热烈,挠得痒了,却说起风了。这样也好,故事呈现在画面里,饮食男女的食色性也,年少时只能看懂干柴烈火,经过时间的打磨,就学会了细嚼慢咽,为了健康,也为了任何事,能不能说,能不能做,绝非是一句“我愿意”能够担负。
故而,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程蝶衣,经历了身心的千疮百孔,才彻底失望于世间的背叛是活着的通行证。依依袅袅的苏丽珍,始终没有跨越这一步,与其说是和周慕云的默契,还不如说含蓄的理智总会摁灭闪烁的心火。影片里,上世纪60年代的苏丽珍进化成2000年的苏丽珍,是时光里的光合作用。如果时代是热烈的,个体就显得奔放。如果未来减少了束缚,那么今天的自由就显得有意义。

周慕云和苏丽珍,活在时间的缝隙里,逼仄的楼道,幽深的小巷,2046房间,雨伞、烟火、旗袍、绣花拖鞋……连面条、牛排、抽烟,以及张曼玉的手抚过墙掐了自己握住过对方又放手,皆是台词,映衬着心情。活得小心翼翼的两个人,虽然不由自主爱上了彼此,却又无可奈何不能捅破最后的玻璃——“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影片的结构、画面,既有层次,也有留白,连助推周慕云和苏丽珍两颗心越靠越近的各自伴侣也只出现了背影及程序化应答,因此,即便是几处看似重复但颜色空间又有侧重的镜头,包括重复想起的音乐,都是步移景异的中式园林造景手法,堪称绝妙。看透但不说透,是注定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爱情,这杯酒一定要等到2000年的平行时空里才能苏醒,换来世纪一吻。对此,王家卫解释,“上世纪60年代的苏丽珍含蓄却拥有稳定内核,2000年的苏丽珍洒脱更无惧束缚”。我们要感谢时代,让爱情值得托付,让相遇不再错过,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但至少一起走过了。

毛尖说,“王家卫的电影就是吃饱撑着了以后才能看的。像《花样年华》里吃牛排,根本不是为了表现吃,而是为了表现感情。” 吃牛排,是四个人的对手戏,两人在台前,两人在幕后,彼此交换了伴侣,才觉得对方更适合,而适合竟然是从口味以及由此衍伸的兴趣与喜欢开始的。饱暖思淫欲,当我们告别了见面就问“吃了吗”,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为了体现以及体验感情。故而,王家卫《花样年华》的故事也是从苏丽珍的电饭煲开始的,当女人不需要钻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体面与精致,闲情与含蓄,像是长江水离开了三峡,岁月浩荡,终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现实中,对的爱情,未必变成对的婚姻,对的婚姻,未必始于你侬我侬。往往,得不到的,反而是好,雾里看花的美,经不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洗礼,哪怕是锦衣玉食的生活,日子久了,即是审美疲劳,是一本翻了无数遍的书,也是一种修行, “左手摸右手”,幸福是自知,更需要表演。因此,人生的某些相逢,或许彼此以为是错过的时空,选择不尝试,才是高手的心里过招,“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因为只在梦里。

“菩萨低眉对照金刚怒目,一向是说菩萨慈眉的意思。我看根本就是自保。因为不敢抬眼。一抬眼就什么都看见了,到底管不管呢?抬眼望去,意味着你已经开始接纳跟付出。这接纳付出是不可能半途而废的。因为他是负担,是责任。你深知那负担之中,所以只好慎始——低眉了。这是需要修炼的。不然就要多情却是总无情。”
这段文字,摘录自朱天文的《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小时候,妈妈在厨房祭灶,爸爸冷嘲说,天下的灶台这么多,灶君菩萨忙不过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认为天下的人那么多,香火鼎盛,菩萨又该去帮谁呢。直到某天顿悟,人间需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规律,信什么,不是非要得到什么,而是求内心安稳。在我看来,菩萨低眉,皆因悲悯,世上的人与事啊,到最后皆是悲悯。

周慕云在心里默念,“如果我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苏丽珍也在心里默念,“如果还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走?”几年后,是不是三年也不要紧,他们又在从前的场景里再次错过,毕竟相遇再错过是他们的使命,也是时代的命令。然而,世上的地方那么多,说过了,就代表去过了。世上的人那么多,念过了,也代表牵挂过。

花样年华,春光易旧

花样年华,春光易旧

花样年华,春光易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见字如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