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许多误会
(2022-08-29 08:36:40)分类: 烟花易冷 |
这世上,有许多误会
办公桌上的玻璃杯不见了,我想问一下清卫阿姨。她通常早上8点前完成清扫,我上班早,总能碰见她提着垃圾袋离开楼层并相互打招呼,这样已十几年了。但之后几天,没有碰到她,即使我七点半到办公室,也没有。想起她之前提醒我,玻璃杯在擦洗后的台面上因自动移动而掉落,底座已砸得坑坑洼洼(没有一次是从自己手里掉落的)。我想,这次绝对是玻璃杯彻底砸碎了。绝对。
早上,隔壁办公室出差回来的同事推门进来说,“幸亏你的玻璃杯上面有名字,怎么跑到我的办公室了?”原来是阿姨清洗后放错了地方——之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我问了负责后勤的同事,她说清卫阿姨临时请假,楼上的另一位清卫阿姨这几天来代班。原来如此啊。
我又误解别人了。尽管这些天有意杜绝使用“绝对”以及“肯定”的口头禅,但还是想当然了。从所见或是经验推导,是逻辑思维的常态,也让我们不断陷入误区。任何事,可能还需要再等待,再冷静,“让子弹飞一会儿”,即便是未来的所见即所想,也未必是所想才是真实。往往,所想是某种迫害,是对他人的成见。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就算你努力千倍万倍,也休想搬动丝毫”。来自于知识、财富、地域、阶层乃至于种族、族群、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的各种偏见,以及与之对应或衍生的行为错误,覆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误解,既不断被别人误解,也不断误会别人。
平行空间的人生,能遇到不同的自己、别人与众生。若是内心缺乏反省与醒悟,一辈子就会被执念伤害,重复再重复陷入自我的误区。人间清醒惟孤独,越交集,越迷失,愈追求认同,愈难以心安。
早先,囤了不少自认为精挑细选的公众号。读了半年,发现绝大多数的文章,哪怕是十万加的爆款,读了依然是浪费时间。即使通篇有真知灼见,但其中的某段某行文字都会暴露作者基于历史或社会学或经济学等等的学问缺陷,而那些少数的大师,他们的作品可能在书店在图书馆无人问津。
某些常识,不是真相。什么是自古以来,什么是分裂多于统一,什么是百代皆行秦政制……纵然不必了解形而上,也需要清醒思考,避免陷入商业、娱乐、宣传……的泥淖——
“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线在哪里。”
早上读新闻:排协凌晨道歉。这场比赛,一方戴白口罩,另一方戴黑头罩,倔强地展示着各自的认知与文明。准确地说,类似形式远大于意义并且颠覆着基础认知的作秀与表态,屡见不鲜。真遗憾,人类快进入元宇宙了,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中世纪。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世界,必须少读新闻。世界的真相就是真相是用谎言架构的。各种信息投喂,广告植入,产品种草,让我们自以为的个性与理性,充其量算自以为是。如果真理与真相是聚光灯,绝大多数的人,一丝不挂,招摇过市,并且还嘲笑着别人的皇帝新装。于是,误会与被误会就是宿命,也让辩解反而成了一种在乎。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秋天,终于要来了。这是个漫长的酷夏,无论是高温的天数与温度值均创了历史记录。但秋风一起,人们就会忘却。犹如人生的诸多误会,有的得到和解,有的变成伤害,而有些误会,事实上也不是误会,来自于主观以及经验的镜像,让人心变得不可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