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禾
陈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63
  • 关注人气:17,0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幼儿的性别教育

(2015-12-16 02:57:10)
标签:

杂谈

http://ww3/large/61b32f35gw1ez0x91ty57j20bq0bq0vj.jpg    爸爸是男生,妈妈是女生,我是……
   
幼儿在一岁半到两岁时就应该能够区分男生和女生,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这个成长阶段,父母给与的性别教育十分重要。性别取向影响孩子的成长,认同自己的性别,是孩子发展正面自我概念,建立自信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儿童要到五岁以后才能理解“性别终生不变”的概念,因此,五岁之前男孩想做女孩,或女孩想做男孩,父母不必惊慌失措。在这时期,男孩女孩不认同自己的性别,可能只是想像他看到的异性小朋友那样,拥有不同的玩具、穿不同的衣服、留着不同的发型、受到父母不同的关爱。但是若父母不能给与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知,并接受与认同自己的性别的话,逐渐产生了性别混淆,那就不能等闲视之。近来社会学家一再提出警告:许多男性越来越女性化,而女性正好相反,越长越像女汉子,这就不能不重视了。
   
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儿童的价值观、对人对事的进退应对以及兴趣爱好、行为举止,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示范与作为,因此,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孩子的心态与个性发展,对来自外在的指引,例如家庭、朋友、电视动画片、各种新奇玩具传达的不良讯息必须时刻关注,随时向孩子传达正确的性别概念,避免孩子走向岔道。
   
在培养孩子的性别认知、发展性别认同上,父母应有哪些作为?在幼儿阶段,不能忽略以下5个方面的指引:
   
⑴ 性别概念
   
首先是认知“男女有别”,从观察及经验逐渐发展认知,知道人分为男性女性,男孩女孩穿不同的衣服、留不同的发型、喜欢玩不同的玩具、说话的声音有差别,上的卫生间有分别,男孩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小便。
   
⑵ 性别认定
   
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认定自己的性别,喜欢自己的性别,进一步接受、认同自己的性别,也接受并尊重别人的不同性别。
   
⑶ 性别不变
   
知道性别是天生的,不会改变,尽管男孩可以穿女孩的衣服,女孩可以把头发剪得和男孩一样,但男孩还是男孩、女孩还是女孩。因为不能改变,所以就必须接受。
   
⑷ 性别特征
   
认知男孩和女孩在身体上有哪些不同,这方面,只需要传达基本的认知,不能也不需要引申到一般“性教育”,对性的认知必须配合成长的阶段性需要,过早传达复杂的性教育,会让孩子困惑,在幼儿阶段,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本身的男性或女性特征部位是自己的隐私,不能让别人看到或抚摸、伤害。
   
⑸ 性别角色认知
   
就是怎么做男孩或怎么做女孩。过去的父母总是传达男孩要勇敢不能哭,女孩就可以经常哭,这是错误的。男孩女孩都从观察中认识到男人女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么,就从这些“常识”引导孩子认知自己作为男孩或女孩,现在应该怎么做?在生活自理上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在玩游戏上,可以偏向于玩那类游戏?玩哪些玩具?“过家家”是促进性别角色认知的最佳游戏,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解决过家家的玩伴问题,让孩子拥有这类可以回味一生的童年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