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禾
陈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63
  • 关注人气:17,0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工具或玩具、工作或游戏等概念的建立

(2015-12-18 02:39:23)
标签:

杂谈

#陈禾日思录#

http://ww4/large/61b32f35jw1ez384ozuvfj20kl0hcted.jpg 

妈妈们提问的幼儿教养问题,有许多都和“概念”的不明确有关。例如:
   
·吃饭的时候,一边玩,或一边看电视,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
   
·老要玩手机、玩电脑游戏,不给玩就哭闹、发脾气、摔东西。
   
·刷牙、洗澡、换个衣服都要磨蹭老半天,拖拖拉拉地。
   
这类行为问题或不良习惯的形成当然有多种原因,但最为关键的是对物品或事件没有建立明确的概念,一直互相混淆,没有界限。
   
幼儿少儿的认知很有限,自主能力、自主思考、价值观念都还很薄弱,因此在引导孩子建立概念这方面,必须简单、明确。例如:
   
工具是用来完成工作的,像电脑、手机、刀具、筷子、电风扇、扳手、锤子,都是工具,不是玩具。
   
玩具是用来玩乐的,像积木、球、小汽车、芭比娃娃、橡皮泥、玩具三轮车,都是玩具,不是工具。
   
这里,为了让幼儿容易掌握、牢记,我们可以把用具、电器等用于生产或完成工作的各种器具都说成“工具”,把用来游戏的种种器材都说成玩具,这只是阶段性成长教育,在初步建立概念、掌握“使用的界限”时候的做法。例如电脑是用来写字、打印、看图的工具,手机是用来讲电话、发短信、摄像和看照片的工具,因此不能拿来玩游戏;玩具三轮车是用来骑着玩的,不能当交通工具骑到马路上去。把使用的界限说的明明白白,孩子容易明白,坚持只能这么做,养成了习惯,就不会“滥用”而出现种种问题。
   
那么工具是不是都不能玩呢?和孩子建立严格的约定:只有妈妈爸爸或抚养人拿给玩得工具才能玩,而且要在指定的地方玩,要遵守玩的方式方法。例如: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筷子小勺擀面杖等等用具,大人说可以用来玩打击乐,那就快快乐乐玩起来,玩完了要收拾好。刀子或电风扇大人说不能玩,那就不玩。家长一开始就坚持,绝不轻易答应,就能养成习惯。
   
有许多人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学习,我不这样看。孩子的认知必须根据学习能力来设计,训练幼儿的习惯不能脱离当时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在习惯养成后,随着孩子的心智发展,渐渐能够从自主应用的角度来决定行为的时候,再放开界限,孩子就不会滥用工具及玩具。
   
从工具与玩具的概念认知延伸出去,可以把工作和游戏的概念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例如,把每天都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都看成工作。刷牙、大小便、饮食、洗手洗脚洗澡、换衣服,都是工作,工作时候不能玩,要集中注意力把事情做好。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须遵守“每次只做一件事”。

我提出的这个主张是经过长期实验验证的,参加试验的家长都感觉在训练孩子的习惯和良好行为上效果显著,孩子很快就养成了自主管理的良好生活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